晚上十一點,胡戈和袁弘離開好夢電影之夜,這麼晚了,戲劇學院早已關門,今是周末,不用回宿舍。
胡戈是滬城人,家在徐彙區,他帶著袁弘回家住上一晚。
“還是好夢公司厲害,國產電影裏也就《雪的大冒險》能和好萊塢大片抗衡,七億美金的全球票房。”袁鴻感歎道。
“《雪的大冒險》不算是國產片吧,製作人員以國外的團隊為主,特效都是美國的,真正咱們自己的東西不多。”胡戈回應道。
這是不少人的想法,不過也有人覺得既然有國內影視公司的投資,也參與了製作,就是國產電影。
這種爭論其實意義不大,重點在於在合作的過程能不能學到技術。
“隻要能提升國產電影的製作水平,我覺得就值得。”袁鴻如此道,“對了,我聽下學期林曉玲導演會來咱們學校的導演係上課,是客座教授。”
“是啊,是一門選修課,可以在導演係報名,你想去聽?”胡戈點頭道。
“我是你啊,你不是想做導演麼?”袁鴻反問道。
胡戈當初考上了京城戲劇學院的導演係,因為離家太遠,最終選擇了滬城戲劇學院的表演係,不過他還是有一個導演夢。
林曉玲是這一屆滬城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之一。
滬城戲劇學院邀請她作為客座教授,客座教授比較自由,不是專職的教師。
滬城的藝術院校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和名氣,邀請了一批影視圈的名人加盟。
胡戈和袁鴻躺在一張床上,聊了一會兒,漸漸睡去。
這就是美好的大學時光。
與此同時,在京城,林子軒和慕姍姍正在參加一場大學的同學聚會。
距離他們大學畢業已經過去了十二個年頭,十二年是一個生肖輪回,有性子活躍的同學組織了這場聚會。
他們這一屆是京城廣播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八七級的學生,共有十四位。
那時候考大學不容易,每個班的人數不多,大家的關係還不錯,畢業後分配到全國各地,留在京城的隻有七八位。
今來了十一位同學,有三位在外地沒有聯係到,或者不願意來。
這些年過去,大家的變化都很大,有人還在做主持人,有名氣,有人下海經商,發家致富,還有人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
曾經的瀟灑少年成了中年大叔,曾經的花季少女褪去了青澀容顏。
他們回到了京城廣播學院,在圖書館前麵拍照留念。
晚上一起吃了頓飯,喝了酒,了些或真或世故的話,懷念了過去的時光。
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家裏,慕姍姍拿出今拍的照片翻看。
一邊看一邊著閑話,提起當初大學裏的往事,她還找出了當年的畢業照片。
背景都是學校的圖書館,在十二年前的畢業照上,前排是六個女生,後排是八個男生,林子軒站在了最邊上,一點都不起眼。
今的這張照片,林子軒和慕姍姍站在了最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