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點撥(1 / 2)

《臥虎藏龍》劇組在京城休整的這幾,林子軒和內地的工作人員碰了麵。..

這些人裏大部分是好夢公司的骨幹,也有找來幫忙的熟人,為了縮和香江製作團隊薪酬之間的差距,他們的薪酬是平常的兩倍。

薪酬高往往意味著工作辛苦。

這次在大漠的拍攝經曆讓他們苦不堪言,紛紛向林子軒訴苦。

林子軒認真聽著,出言安慰,能夠被選進這個劇組,都是通過公司考察,人品上有保證,不是那種三心二意,喜歡跳槽的人。

他們肩負著重要的任務,不光是協助李桉拍片,還要學習好萊塢和香江的製片經驗。

比如武打戲的拍攝,要學習袁和評是怎麼設計武打動作的,觀察拍攝中的一些技巧。

吊威亞起來就是用鋼絲把演員吊起來,感覺上很簡單。

可怎麼讓演員在空中保持平衡,打起來還能好看,這都是香江武行不斷摸索出來的經驗。

還有香江的攝影師,如何運用鏡頭,怎麼取景,能夠拍出新鮮感來。

不是內地拍不出武俠片,而是香江的武俠片有其獨到之處,隻有不斷的學習和借鑒別人的長處才能更好的展自身。

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能夠全麵的接觸到香江電影的製作模式。

李桉找來的都是香江電影圈的頂尖人才,一分錢一分貨,雖然薪酬高,但的確有真本事。

僅僅是這一點,就值得投資這部戲了。

內地的電影行業缺少的正是這種大製作的經驗,打鬧慣了,眼界不夠開闊。

林子軒明白通過一部戲沒辦法真正學習到好萊塢和香江電影行業的精髓,那些香江人會有所防備,不會把真東西輕易的教給內地人。

有道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香江人靠這個吃飯,還想著能在內地撈金呢,怎麼可能告訴你裏麵的竅門。

在研究打戲的時候,香江人用粵語交流,隱隱的排斥內地人,現內地的工作人員過來就會閉口不談,這種情況相當普遍。

“他們防我們就像是防賊一樣。”有位工作人員如此道。

這次袁和評從香江帶來的人不多,不得不用大6的武行。

但設計招式的時候從來不讓內地的武行參與,隻有設計好之後才會告訴他們該怎麼打。

就算如此,這麼近距離的觀察,時間久了總能摸出一些門道來。

“工作別怕辛苦,態度要認真,以後公司要拍大片,你們就是主力,現在可能受點委屈,不過等咱們有了經驗,就不需要那幫香江人了。”林子軒安撫道。

無論是和香江還是好萊塢合作,林子軒都能接受。

隻是一家影視公司要有自己核心的東西,過分依賴別人永遠展不起來。

他除了和工作人員碰麵,還有劇組的演員。

在山拍的主要是徐晶蕾和張振的戲份,下麵要到皖省的徽州古民居和浙省的華國竹鄉。

徽州古民居曆史悠久,白牆灰瓦,古樸雅致,就像是一幅水墨畫,透著文化氣息。

華國竹鄉遍地竹林,風景秀美,有著江南水鄉的韻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