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相約九八(1 / 2)

大年三十這,林曉玲帶著演員到大街上拍戲去了。 ..

除了徐晶蕾和劉霖,還有攝影師和錄音師,總共五個人,一切從簡。

這是為了追求真實性,不影響到周圍的群眾,如果來了一大幫人,大家肯定會好奇這是幹嘛的,老百姓對拍戲很有興趣。

紀實風格的影片不需要後期配音,而是現場錄音,把生活中的聲音都錄進去。

徐晶蕾穿著一身警服,帶著警帽,和劉霖一起在街上走著。

攝影師扛著器材和錄音師跟在後麵,不僅拍兩位女演員,還拍街道旁邊的店鋪,四處走動的人群和空氣中過年的味道。

他們要把此時此刻京城的景象拍攝下來。

隻有需要拍兩位女演員對話的時候,攝影師才會來到兩人身邊,拍攝麵部特寫,大部分時間都是遠遠跟著,把女犯人和女警察放置在整個城市的大背景之中。

這是今的主要任務,把京城過年的氛圍拍下來。

林曉玲在一旁看著,不出聲,任憑徐晶蕾和劉霖自由揮,越隨意越好。

這讓她找到了拍紀錄片的感覺,紀錄片就是要客觀真實,雖然做不到絕對的真實,卻能保證最大程度的客觀。

幾年前,她在京城的大街上拍了那部《京城的風很大》,那時候她是被拍的對象。

現在她是導演,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這個故事不需要製造矛盾和轉折,隻要安安靜靜的拍下去就好,把一切交給演員和攝影機。

至於觀眾會怎麼看待這個故事,那就是觀眾的事情了。

有的導演喜歡在影片裏加入自己的觀念,讓觀眾接受,為此不惜借用演員進行教,生怕觀眾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有的導演隻是把生活中的故事拍出來,如何解讀需要觀眾自己去思考。

徐晶蕾和劉霖是同班同學,上學的時候倆人關係不錯。

這是她推薦自己同學來演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劉霖的演技不錯,隻是沒遇到好機會。

兩人在大街上走著,坐了三趟公交車,碰到了不少意外情況。

此時的徐晶蕾是一個保護者的角色,她要把劉霖安全的送回家,在路上,她給劉霖講解京城的變化,怎麼過馬路,怎麼乘坐公交車,都是些生活中的事兒。

劉霖平靜的跟在徐晶蕾身邊,身子稍微靠後。

這是在監獄裏養成的習慣,犯人總是走在獄警的身後,聽從獄警的指令。

兩人的搭配在大街上和公交車上引起了群眾的注意,有人向徐晶蕾打聽是怎麼回事。

如果徐晶蕾我們這是拍戲呢,周圍的人會報以善意的回應,還有人想在鏡頭前露露臉。

如果徐晶蕾我這是送犯人回家呢,大家立馬帶著警惕看著劉霖,生怕生什麼事兒。

這是劇本中沒有的情節,為了在回家的途中維護犯人的尊嚴,徐晶蕾需要編一個理由,不讓劉霖受到歧視。

後來再有人問,她就我和大姐逛街呢。

至於為什麼會有攝影機,很簡單,這是一個紀錄片,叫做《女警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