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手牽手一起走(1 / 1)

新婚第一,倆人早上起床,洗漱完畢,吃過早飯,開始收拾行李。

他們有六的假期,可以放鬆的到其他城市轉一轉,欣賞華國的山水風光。

起來,現在並不是旅遊的好時候,氣有點熱,隻是這由不得他們選擇。

兩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安排,能夠湊出這個長假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時候的婚假是一到三不等,夫妻不在同一地方的還有一的路程假。

林子軒和慕姍姍隻有三的法定假期,還要向單位請三假。

林子軒還好,請假的話李虹肯定會批,慕姍姍就難辦了,她的節目是每周一期,電視台有自己的安排,不會為了一個人調整整個節目組的時間。

所以,慕姍姍回來後就會馬上錄製節目。

整理好行李,在十點鍾的時候,他們出門回到林子軒的家裏,在路上買了菜,到家裏後開始做中飯,一會林伯清和鄭秀蓮會回來吃飯。

這是新媳婦做的第一頓飯,肯定要吃的。

在華國,婆媳關係一直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如果婆媳住在一起的話更是一場災難。

由於性格和生活習慣的不同,相處久了難免會有矛盾,家長裏短,拌嘴吵架在所難免,生氣冷戰更是家常便飯。

為什麼人人都愛劉慧芳?就是因為劉慧芳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賢妻良母的典型。

林子軒暫時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他們沒和父母住在一起,就能避免矛盾的產生。

飯桌上鄭秀蓮詢問兩人有什麼打算,準備什麼時候要孩子,她可以提前退休幫著帶孩子。

結婚和生孩子的話題總是聯係在一起,如果夫妻二人都上班,那麼照顧孩子的事情就落到家裏的老人頭上。

兒子成家立業,搬出了這個家,鄭秀蓮心裏空落落的,總希望能有點寄托。

鄭秀蓮提前退休的話退休金並不少拿,還能照顧下一代,這是很多做父母的選擇。

他們沒有過多的考慮自己,更多的是為子女考慮。

華國眼下還沒有進入老齡化社會,沒有推遲退休年齡的法,單位巴不得職工提前退休給年輕人騰出位子,解決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問題。

林子軒和慕姍姍暫時沒有要孩子的打算。

剛剛過上美好的二人世界,怎麼能允許第三者的出現呢,他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和父輩們的觀念不同,更希望過自己的生活。

國家正在大力提倡晚婚晚育,為革命終生,隻生一個孩子光榮。

這種大規模的宣傳讓大城市的年輕人在生育觀念上悄然發生著改變,以前“多子多福”的觀念成了被批判的對象。

由此造就了華國最“獨”的一代。

吃過中午飯,林伯清和鄭秀蓮上班去了,林子軒和慕姍姍在家裏討論這個問題。

“你想要孩子麼?”慕姍姍認真的問道。

“不想。”林子軒幹脆道,“有了孩子你就不把我放在心上了。”

“你還吃孩子的醋啊,太賴皮了。”慕姍姍哭笑不得道。

“咱們還年輕不是麼?要響應國家號召,爭做五好青年,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個人的事情以後再考慮。”林子軒喊著口號,唱著高調。

“那你剛才怎麼不和咱媽這麼啊,害得我都不知道怎麼。”慕姍姍埋怨道。

“我又不傻,這麼不是找罵麼?”林子軒理所當然的道。

“合著就讓我一個人受罪啊,你倒是輕鬆。”慕姍姍不滿道。

“咱們的分工不同,你在這裏幫我,比做編劇有發展。”

在這個年代,作家還是很受人尊敬的職業,編劇就稍微次點,檔次不高。

林子軒並沒有放棄作家這個很有前途的職業,隻是一直沒有時間,也沒有人催他,主要還是陷入了戀愛之中,有點懶散。

“我有構思了,正準備寫呢,這次會寫個長篇。”林子軒回應道。

“你有主意就好。”慕致遠點頭道。

他對林子軒的才華很放心,他和李虹時常起林子軒,從《頑主》到《渴望》,還有這次的《外來妹》,足以明這個女婿在文學方麵取得的成績。

吃過晚飯,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家裏,稍微休息一下,便帶上行李前往京城火車站。

他們坐晚上的火車,明白抵達滬城,這是他們旅遊的第一站。

在候車室裏,倆人靠在一起,聽著廣播裏傳來的聲音,心裏很平靜。

以往出行,不是林子軒送慕姍姍,就是慕姍姍送林子軒,一旦離別,總是掛念著對方,心緒不寧,這次他們一起出行,不用彼此牽掛,這種感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