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論策(2 / 3)

“其實倒也沒什麼,隻不過是一種思鄉情緒作祟罷了!”做完這些事,蘇小解答起孫閣老剛剛的疑問來。

“思鄉又與這‘霓裳羽衣’有何關聯,爺爺我倒沒聽過類似的典故,何不說來聽聽?”孫閣老被勾起了興趣。

“既然爺爺有興趣,孫女你就說說。幾日前算算時日已是快到八月半,這八月十五在我的家鄉被稱為‘中秋’,上古時一位帝王夢遊月宮,得仙子嫦娥賜‘羽衣霓裳曲’,為作紀念帝王取八月月圓之日設‘中秋節’”

蘇小麵帶懷念之色,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後世取圓月團圓之意,這中秋節就變做合家團聚之節,一家人圍坐餐桌其樂融融。與其說過節倒不如說是在品味親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我也是近日裏才品出這中秋節的滋味,月缺月殘、人聚人散,這中秋隻不過是叫人珍惜眼前人與事罷了!嗬嗬”

蘇小苦笑了幾聲,端起手邊的酒杯飲了一口,辛辣的酒味直衝喉間。那一絲火熱的灼燒感,倒也衝淡了蘇小臉上幾許思念與落寞之色。

孫閣老見蘇小麵帶寂寥之色,想其心中定有苦悶之事,隻是蘇小不說定有其苦衷。於是岔開話題說道:“嘿嘿,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孫女就不要介懷過往了。孫女醫術超神、文采又非常人所及,不知道對治國方略可有涉獵?”

“治國方略?嗬嗬,那隻不過是政客們愚弄百姓的說辭罷了。政客不過是些沒臉沒皮的謊話大王而已,說之汙我之嘴!”蘇小淺酌了一口杯中酒說道。

“噢?孫女何出此言,有些以偏概全了吧?”孫閣老麵色有些不悅,這滿場的眾人除了女子就是軍人,政客貌似隻有他們父子兩個。從萬人敬仰到蘇小口中的‘謊話大王’叫孫閣老有些難以接受。

“嗬嗬,爺爺莫要介懷,聽孫女我說完你自己評論可否?”蘇小見孫閣老點頭接著說道:“治國方略無非是‘軍、政、財、刑’幾個方麵。咱們就說這‘刑’,國之法典提到‘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可是?”

“此正代表我國法治之清明……”孫閣老驕傲的揚了揚頭,作為《刑典》的編纂者感到驕傲非常。

“大錯特錯了,如真做到王子與庶民等齊又何必單列出來?隻要說‘法律麵前人人平等’即可,何必多此一舉?”蘇小咬著酒杯的邊緣,搜腸刮肚的想著自己並不擅長的東西。心說以後自己這愛吐槽的毛病要改上一改了。

“這…….”孫閣老有些語塞。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又是作何解釋?為什麼偷盜數額大的反而富貴榮華?”蘇小趁熱打鐵的追問道。孫閣老捋胡須的手抖了幾下,他發現自己就無從反駁,隻好歎了口氣。

“這‘刑’可是謊話連篇?”蘇小暗笑了幾聲說道。

“唉!算是吧……”孫閣老無力地點了點頭。

“咱們再說這‘政’,‘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這政體模式爺爺可是讚同?”蘇小隨手把手中小碗裏調好的醬汁,分發給在座的眾人。

“此是曆代先哲總結出的盛世之道,爺爺自是認同”孫閣老接過醬汁放在身前的桌子上回答道。

“那為何君王將相錦衣玉食。而百姓卻吃糠咽菜、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就是民貴君輕?”蘇小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百姓勞作可收成時十不存一、層層扒皮。這就是民貴君輕?估計黃口小兒也分得清吧?這‘政’可是愚人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