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想,為何自己獨鍾於秋季之美。或許它沒有春天萬物複蘇那般盎然之意,沒有夏天烈日酷暑那般熱情歡樂,沒有冬天初陽溫和那般暖暖貼心,秋天隻留給我一副葉落茶涼的孤獨落寞情懷。這幅情景讓我想起不正是經曆過青春的洗禮所剩下的那番孤寂,那番屬於自己獨有的安靜唯美。
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聽音樂,看看書,已經忘記自己有多久沒有打開音樂軟件,也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有看過書。總是裝的自己很忙碌的樣子,好像有很多事情沒做完,一個勁的忽略很多事情。一直在欺騙自己,對自己說的謊話多了就變成最最真實的故事。直到某天才突然明白,所忙碌的事情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恍然大悟後決定不能再繼續的欺騙自己。
想起蘇軾的一首詞,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鬆岡。
並非偶然,隻是在微博上看到簡短的一幅漫畫,畫風很淒美,配上這首詞更是讓人不禁感慨淚下。自大小時候閱讀蘇軾的詩詞,總是覺得他的詩詞有一股豪邁風格,相對而言看李清照的詞總覺得有股淡淡的哀愁之味。偶然之間看到蘇軾這首詞,才明白原來不僅限於文人墨客,很多時候,所有的人都是有著兩麵性。
當你樂觀的一麵呈現在所有人麵前,待到獨自一人的時候自然也會有著相反的一麵。有個同事評論我,總覺得你每天都很開心的樣子,像隻小猴子一樣,活蹦亂跳的,很多人都喜歡你這樣活潑的性格。好像完全沒有任何壓力,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
雖然表麵上樂觀的像個小孩,每天開開心心的樣子呈現在眾人麵前,可是又有誰能真正的看到獨處時候那份安靜以及淡淡的哀愁。
一籌莫展數十天,特別是一到晚上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就覺得特別憂愁。提不起勁來,總感覺好疲乏,心情糟糕透頂。很久沒有這樣連續一段時間的惆悵了,努力的想讓自己微笑著,卻總是沒辦法舒展開來。內心深處的恐懼源源不斷的湧現上來,找不到恐懼的源頭,此刻特別想大醉一場,然後迷迷糊糊的睡上一覺,醒來後,忘記這一切的存在,最後笑笑的對著自己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