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景帝執政期間,朝中上下,君臣一心,景帝兢兢業業,勵精圖治,臣子出謀劃策,為國分憂。
禦書房。
“來人,傳太傅塵蕃。”
漢景帝剛剛批完一份兒奏折,對著身邊的太監總管張讓說道。
“喏”
張讓體型臃腫的走出了禦書房,對著守在門外的小太監,吩咐了一下,小太監應了一聲,立馬向著宮門口的方向跑了出去;張讓便轉身就要走回禦書房,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麼,對著一旁的另一個小太監吩咐道:“你去通知一下禦膳房,讓他們燉出一碗補品送到禦書房。”
“喏”
小太監應了一聲,沒有立馬去向禦膳房,而是靠近了張讓的耳旁,小聲的說道:“需要給公公備上一份兒嗎?”
“你很不錯,將來晉升的機會很大啊。”
張讓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這個小太監,便回到了禦書房內。
而這個小太監則是屁顛兒屁顛兒的跑向了禦膳房的方向。
太傅陳藩收到景帝召見的口令,立馬動身,來到了禦書房外。
“微臣陳藩,覲見陛下。”
陳藩跪在門外大聲喊道。
“宣”
漢景帝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折子,心情有些不好的說了一句。
“宣,太傅陳藩。”
張讓對著禦書房的大門,用他那尖細的聲音喊道。
陳藩進殿。
“陳太傅,你可知道今年南北匈奴和西突厥的貢品?”
漢景帝放下了手中的折子,揉了揉疲憊的眼睛,語氣有些不滿的詢問道。
“老臣知道。”
陳藩回答道。
“那你可知道,今年的貢品要比往年的貢品要少上一些?”
漢景帝威嚴的看著殿下的陳藩,輕聲問道。
“陛下,由於今年天氣異常,所以南北匈奴和西突厥三國的收成比往年要低上一些,所以,今年他們上供的貢品要少一些。”
陳藩解釋道。
“張讓”
“老臣在。”
“假使,你每年要給本大王五千錢,可是今年你收入不好,隻能給本大王三千錢,你覺得如何?”
“老臣不敢,就算是老臣砸鍋賣鐵也要湊夠這五千錢,不會少交一分錢的。”
張讓有些惶恐的說道。
“很好,你怎麼認為呢?陳太傅?”
漢景帝冷笑一聲問道。
“陛下,這三國曾有過一份兒奏折,說明了今年的收成,希望能夠減少今年的貢品,希望陛下開恩,但是陛下沒有拒絕也沒有答應,所以他們才初次下策。”
“那你的意思就是說本大王再坑他們了?”
漢景帝起身走到了台階前,看著下麵低著頭的陳藩問道。
“臣不敢,請陛下恕罪。”
陳藩跪在地上,急忙說道。
“陳太傅請起,本大王沒有要責怪你的意思,本大王要的就是一個忠字,本王沒有回複他們三國,就是要看看他們三國對於本王的態度,可惜,他們讓本王失望了。”
漢景帝有些感歎的說道。
“大將軍竇武何在?”
漢景帝突然語氣冰冷的說道。
“微臣竇武,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大將軍竇武早就在偏殿候著,就等漢景帝的召見。
“大將軍竇武聽封,本王命你為平北大元帥,統帥十萬大軍,一路北上,帶北匈奴王胡刹來見本王,要是他們敢反抗的話,殺無赦!即可出發。”
“臣,竇武領旨。”
大將軍竇武起身就要出發,太傅陳藩急忙跪倒在地,失聲打呼:“陛下三思啊!”
“太傅不必多少,本王心意已決,你們都退下吧。”
大將軍竇武和一再歎氣的太傅陳藩退出了禦書房,來到外麵。
“大將軍,為何你不阻勸陛下啊?”
太傅陳藩著急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