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記

何子英

朱自清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如果說中國現代散文是一座巍峨的高山,那麼朱自清散文則是其中不可忽視的風景獨秀的一處山峰,他的散文清新、樸實、優美,風格獨特,自成一體,許多作品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所以在當時便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

多年來大家普遍認為,抒情散文代表了朱自清散文的最高成就,如《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背影》等都是他作品中最為絢麗奪目的名篇。這些作品細膩華美,婉轉清麗,從內容到形式都給當時的文壇帶來一股清新的風氣,也成為後代語文教學課本中曆久不衰的範本。他用自己的創作實踐在努力推行胡適等人倡導的白話文,開創了一代純正樸實的新鮮文風。與他同時代的學者楊振聲評價他的散文是“文如其人,風華是從樸素中出來,幽默是從忠厚中出來,腴厚是從平淡中來。他的散文,確實給我們開出一條平坦大道,這條道將永久領導我們自邇以至遠,自卑以升高”。這樣的讚譽是比較貼切的。在當時的作家中,有的從舊時代走過來,不免帶有陳腐氣;有的從國外回來,往往帶有太多的洋氣,尤其是西歐世紀末的頹廢氣息,而朱自清散文獨辟蹊徑,以清雅疏朗之風征服了廣大的讀者。因此,這一類作品不僅廣為讀者熟悉,也是大多數選家最為倚重的必選篇目。本次選本中的第一輯《槳聲燈影》和第二輯《故人情懷》集中遴選了這一類作品的精華,同時還在篇目上有所增加。它們多選自《蹤跡》、《背影》、《你我》這三個早期出版的集子中。

然而,朱自清身兼作家與學者的雙重身份,他的創作成就是多方麵的。他的遊記、雜文、隨筆、文論、序跋文章同樣是難得的藝術精品。朱自清的遊記作品主要集中於他的《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兩個集子中。他的遊記作品不同於一般遊記文章純客觀的死板的描寫,而善於體察細微,化靜為動,充滿動感和形象,用極簡潔的文字展示出一個城市的曆史和現實風物,譬喻新鮮傳神,富有情趣,不單是描繪了異域的風情、人物,而且其語言敘述講究句法和用詞的變化,注重口語化的表達。這類作品不僅讓讀者開闊了眼界,其閱讀本身就是一種愉快的藝術享受。本書的第三輯《歐陸風物》精選了這兩本遊記中的作品。

朱自清的雜文也應該是他散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的雜文大部分集中於《語文影及其他》、《標準與尺度》和《論雅俗共賞》這幾個集子中。它們大多寫於抗戰期間,作品的題材內容多和社會現實緊密聯係,所以文風一改早期柔美的風格,變得犀利、尖銳,更富有智性和理趣,這類文章如《論書生的酸氣》、《論青年》、《論做作》等;而那些漫談生活的雜文如《撩天兒》、《談抽煙》、《沉默》、《如麵談》等文章則幽默、含蓄,開闔自如,古今中外,隨手拈來,娓娓敘談,平易親切,既有生活智慧又富文學情韻。聞一多先生就曾經稱讚朱自清“那些討論生活片段的文章,作法有些像詩”,這些作品同樣是朱自清散文中的精品。相信從這些作品中讀者可以領略到這位散文大家的另一種風采和神韻。此類文章選入本書的第四輯《海闊天空》、第五輯《妙說世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