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公主的話語戛然而止,警惕的望向靖王,怎麼聽,都有些不懷好意?

芸妃亦偏過頭去看他,含笑道:“承蒙皇上厚愛,是本宮的榮幸。”

靖王迎回母女二人的目光,微微冷笑道:“芸妃不光討皇上喜歡,還教了一雙好兒女。兒子迎娶丞相之女,前路不可限量,女兒加封爵位——哦,對了,這麼一說我想起之前聽到的消息,不知道瀾公主的加封之事進行到哪一步了?”

提起“加封”二字,刹那局麵就凝重起來,好奇的目光紛紛向他們投來。

芸妃知曉瀾公主要加封之事,但具體情況並不了解,對靖王的發問她隻是張了張嘴,又合上了,怕說錯話,偷偷推瀾公主一把。

瀾公主道:“靖王說笑,沒有靖王點頭,我怎敢行加封之禮。”

靖王道:“公主的意思是加封之事已成定局,隻差一個加封之禮?”

“嗬,靖王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瀾公主想用“加封之禮”來偷換概念未果,不慌不忙的又把話帶回來,“太後說過這事要等靖王來做決定,我怎敢說此事已成定局?”

加封之事擱淺已經數月,一直沒有定局。開始是太後不同意,後來太後抵不住長孫丞相施壓改口,又把決定權推到未回京的靖王身上,隻要靖王同意,就加封,靖王不同意,這事就挪後。

靖王義正言辭:“既是如此?太後實在是太看得起本王,本王深感榮幸!關於公主的加封之事,本王這幾日的確也有所思考,首先還是得表揚公主,公主在北疆的功績犬子禦風都一一與老夫道明過,那場戰役的勝利,公主功不可沒,也由此獲得了群臣的愛戴,更讓所有人刮目相看,更是群臣的表率!公主做出如此大的貢獻,禮應受到最高的嘉獎……”

高帽子一層層往頭上戴,瀾公主卻聽著有些不是滋味,把她拉的那麼高,是想摔死她?

“本王以為,公主足以獲得物資上的任何獎勵,要加封爵位也不是不可以!然而——”他話鋒一轉,“昨日我在翻我國的列侯誌,在我朝之前,也有幾位加封的公主,譬如先帝的林陰公主,在城破當日殉國而亡;周旭王的愛女安寧公主,遠嫁和親,並且嫁了三次,做出卓越貢獻,並在我朝與該國的戰役中送遞情報……”

瀾公主抿了抿唇,心裏有些惱怒。

加封過的公主總共也隻有幾位,除了最初加封的永泉公主具有實權外,其他都是死後加封。靜日玉生煙

靖王這麼比較,意思是她死之前都不要想這事?

靖王列舉了諸位加封的公主之事,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臣子們也紛紛點頭稱是。

“前路在望,望公主以前朝的公主們為榜樣,日後多加勤勉,再為滄漓出力才是!”靖王一句話,蓋棺定論。

瀾公主瞬時沉了臉。

她對加封沒有執念,尤其是當太後把決定權交給靖王,她就知道這事懸了。但是靖王有必要這麼陰陽怪氣的咄咄逼人?讓她以前朝的公主為榜樣,是要她趕緊去送死?

靖王曉得自己激怒了她,暗暗開懷。他要的就是她暴怒……

眼看著瀾公主隨時要爆發的表情,禦風試圖打圓場:“父王,公主在邊疆一役已為滄漓付出許多,險些將自己的性命搭在邊地,若要計較貢獻……”

靖王不待他說話就粗暴的打斷:“曲曲一戰就能加封,那我朝得加封多少王侯!禦風,這事沒你插話的份!”

禦風皺眉道:“公主加封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戰,聖上臨走之前留有囑咐,加封本就是遲早的事,父王你……”

被兒子三番四次的當中頂撞,靖王開始黑臉:“皇後過世之時曾有言,待公主懂得何為自身的責任、真正的心懷蒼生之後才能考慮公主的加封之事……”

父子倆就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互相頂起嘴來,群臣都跟看好戲似的看著這父子,嘿,有意思!禦風曆來是禦家的驕傲,戰功累累不說,還是出了名的孝順聽話,現在卻為了瀾公主的事情和親爹吵起來,還當著這麼多人的麵!看來禦家內部不合的傳聞非虛……

他們父子越吵越凶,在場眾人無人敢勸架,兩位太後心安理得的坐著,餘光偷偷瞥向麵色難看之極的瀾公主,就等她發作。

瀾公主的臉色實在是難看,陰陰沉沉,像是隨時要噴發的火山。換做往常,隻怕早跳起來與靖王對峙了。但是這一回,她隻是微微咬緊了牙關,臉色慢慢的和緩下去,恢複平日裏的沉靜和冷淡,不緊不慢的開口:“禦風,你無需為我爭辯。”

禦風低聲:“公主……”

瀾公主揚起唇角,微微笑道:“你為我的心意我都明白,多謝你。但是這事,不用和靖王爭執。太後一早有言,靖王在朝資曆深,加封這事得聽取靖王的意見,群臣同意,我也表示過讚同。靖王的意見我無權幹涉,如何決斷在太後手裏,再多說什麼也毫無疑義,無論結局如何我都會欣然接受,因為我為滄漓的心意從來沒有變,加封與否,我不是那麼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