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段 神秘徽章(2 / 3)

人說,好奇心能害死貓,那麼讓一個人癲狂,肯定就更簡單了。所以在好奇心的驅動之下,文人最終還是把那個所謂的神秘徽章拓在了紙上,並決定將它變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但文人有著自己的打算,首先,這東西是不是一個玩笑尚待考證,那麼紋身就真的必須選一個隱蔽所在了,至少將來不能“有礙觀瞻”。其次,對這種神神叨叨的東西,他卻也懷有敬畏之心,萬一真發生什麼科學無法解釋的奇怪事情,自己該如何是好?這也是最近一段時間,文人恍惚終日的原因。

但是,當下定決心以後,文人還是表現出了少有的專注與果斷。他先去理發店將自己變成了高僧的模樣,然後找到一家還算正規的美容院,將反複比對了無數次的圖紙交給了刺青師傅——那人自稱是獲獎的刺青大師呢。這種簡單的幾何圖形難不倒所謂的大師,一個工作日便告完成。在經過仔細的消毒液清創之後,文人不顧對方的勸阻,扣了頂鴨舌帽就回家了。

頭頂的刺青,經過藥水的處理,並不是很疼,甚至有些清涼的感觸,但這種微妙的不同感受,讓文人清醒了不少,他開始苦笑,“自己這回任性得有點過了。”可是又能如何呢?很多東西已經成了無法更改的事實,這就是瘋狂的代價。他伸出左手,輕輕地在所謂的徽章上摩挲。手指劃過引起的微痛,讓人心中升起異樣的幸福感,繼而失落,就像人生中經曆的大部分事情那樣。

“規則麼?”文人幾乎嗤笑出聲。

一張褐黃的麻麵紙突兀地出現了,飄蕩著,落在文人與鏡子之間的地上。

錯愕,他被驚呆了,或者說是大腦第一時間被未知的事物占滿從而出現的不知所措。

“見鬼了!”懷著興奮又恐懼的心情,文人迅速將紙張抄起,入眼是朱砂寫就的一篇小楷:

“沉積之書,第1頁,平原法則。

法則1:聖徒每月有3次機會召喚沉積之書,並以此窺視未知,沉積之書存世13個基數時間。

法則2:左為秩序、創造、善良,右為混亂、毀滅、邪惡。

法則3:聖徒之力源於對正義的崇拜,無關對錯。

法則4:信奉的唯一性,表象為自私,因此擁有相同圖騰的信者不能共存。

法則5:獻祭是信仰得以實現的唯一途徑。”

滿篇工整,陳舊與豔紅搭配,字裏行間飄散出一股妖異的邪惡。由於震撼與恐懼的緣故,文人雙手不停地顫抖著,那紙就跟著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房間裏很靜,文人的氣息卻粗重了,他發現自己似乎陷入了一件不得了的事件中,神秘學也好、鬼神論也罷、亦或超自然現象,反正就是眼前的這張紙肯定要對於當下乏味的生活形成顛覆,徹徹底底的顛覆,從此,自己將不再平淡,生活不再索然無味。幾乎是一瞬間,某個蟄伏於文人心底的念頭猛然睜開眼睛,一種欲望滋生了,並瘋長蔓延。他使勁咽了口唾沫,仔細開始品讀法則上所涉及到的一切。

手機被放在餐桌上,旁邊,沉積之書殘頁下麵墊著毛巾,也同樣安靜地躺著。文人則埋頭於稿紙間,將他所有的想法都記錄下來,推敲著。6分30秒,規則殘頁如同出現時那般,迅速分解成比灰塵還要細小的分子,消失了。

“……嗯,這樣一來,法則時間與現實關係要除以2,也就是徽章創立時,所用時間概念體係是現有體係的一半,曆史上有這樣的計時方式?那一個月是不是代表著15天?”文人繼續埋頭疾書,“因為是現有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歸類於超自然或者神秘學範疇更合理一些,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沉積之書曾經存在的空間或位麵對應著的隻有二分之一世界法則呢?”這裏,文人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種假設滿篇都是,純粹的混亂猜想與推理,自然也就沒有特別的根據和說服力。文人繼續著這一工作,間或去網上或者書中淘找些資料,漸癡漸狂,不能自已,他甚至因為小楷字體與黃麻紙把沉積之書存在的時間推演到了兩晉時期。可是令他費解的是簡體字的使用,這個東西卻不是古代文明中所存在的。所以,文人認為沉積之書也許隻是思想具現化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