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多見於小巧、靜謐、深邃的禪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環境氣氛中,細細耙製的白砂石鋪地、疊放有致的幾尊石組,就能對人的心境產生神奇的力量。眼前的這片庭院,就是按照這種規格,布置而成的標準樣式枯山水。視線剛一落進去,便能感覺到整個人的心境仿佛都變得空靈了起來。
按照現代的說法,枯山水是源於日本本土的縮微式園林景觀,但事實上,枯山水真正的意象根源則是在中國。隻是中國地大物博,各式園林向著大型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枯山水一類的微型園林,才會漸漸式微。
早至7世紀時,中國隋文帝曾經贈送日本天皇一副盆景,在漆盤裏放著幾塊石頭。這副盆景對日本的園林藝術有著十分深遠的曆史意義,日本後世發展出來的各式寫意庭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盆景式園林,其中的集中代表就是枯山水。
枯山水用石塊象征山巒,用白沙象征湖海。隻點綴少量的灌木或者苔蘚、薇蕨。
最嚴格意義的枯山水就是京都府龍安寺方丈楠庭和大仙院方丈北庭和東庭。此外還有退藏庭、靈運院書院等的庭院。他們都是些閑庭小院,麵積不大,卻要在“方寸之地幻出千岩萬壑,方法就是寫意、就是象征。
象征就是調動觀賞者的想象力,也就是觀賞者的哲學、文學、藝術修養,因此枯山水常和禪學聯係在一起,運用隱喻和頓悟,對空與有、虛與實作出心靈的觀照。
但象征並非是禪宗專有,中華武學博大精深,招式上的技巧和身體上的強健僅僅是皮毛之術。真正的武者修習到高深之處,追求的正是內心的精神境界,與天地之間的感應,以及天人合一的狀態。在這其中,強調的更是參悟精神的作用。因此,布置了這麼一種十分有意境的中式傳統盆景式園林,用在此處道館內,也算是相得益彰。
我和東子跟著陸無言,繞過這片枯山水園林,又在亭台樓閣般的走廊間不停地穿行著。走了幾分鍾,我不禁暗暗在心中再次感歎,這源武館的規模,實在是太過豪華。這些亭台樓閣不算什麼,但是在北京西單的一座摩天大樓的頂樓,建起這麼一片亭台樓閣,實在是有些超乎人的想象。
隻是奇怪的是,我們跟著陸無言走了好幾分鍾,居然一個人都沒有看到。整片武館內,都充斥著一種恬淡冷清的氛圍。
我心中本來十分忐忑,額頭都不禁滲出了汗珠,但是在這片氛圍的籠罩之中,我心間的不安居然漸漸地被撫平了下去。也不知是何等神異的事物在起著所用。
終於,陸無言在一棟二層小樓前停下了腳步,道:“先生就在二樓,請上。”
看他的意思,似乎並沒有跟我上去的打算。我回頭看了一眼東子,示意他也在下麵等我,便獨自一人,捧著錦盒,信步上了二樓。
這棟二層小樓依窗而建,相隔不到一米就是透明的落地玻璃。玻璃被刷的很幹淨,幾乎纖塵不染,通透至極。陽光照射進來,似乎根本發覺不了玻璃的存在。因此這棟木質的,仿照黃鶴樓樣式建造的二層小樓,幾乎就像是直接佇立在了數百米高的雲端!踏上二層樓,幾乎如同置身雲端!
如此景觀,何其壯闊!
二層樓邊上,有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憑欄而望,不知望的是長安街的車水馬龍,還是遠處的蔚藍天際。
聽到我上樓的腳步聲,原本背對著我的老者回過頭來,微笑地看了我一眼。
而當我看到他的容貌之時,卻不禁手一鬆,手上的錦盒“啪”一下,摔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