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十二月份尾聲的氣候,雨水少,幹燥,氣溫跟江城差不多,寒氣可以刺進骨髓裏去。不過這座前身號稱“泥濘約克”坐落於安大略湖岸的城市,湖泊較多,所以濕氣較重,但它的景色怡人,走在斑斕的街道,不需要擔心在一些東歐國家的治亂,這裏犯罪率較低,所以即使寒冷的月份,夜晚也會有很多人在外流連。
來這座一直想要來的夢之都,小魚很早就適應了。由於從小就習慣了獨自生活的方式,她並不覺得來到異鄉會是一件難事,獨自,也會生活的很好,隻是偶爾想念林舒。
比如此時,多倫多夜晚的十點,中國的江城卻是白天的十點,今日周末,林舒該是又在睡懶覺了吧,或者被秦昊拖起去哪裏瘋玩了。上周林舒打電話過來告訴她,她和秦昊辭了圖書館的兼職工作,也好,她早就不想林舒每天沒有自由的把大量的時間耗在那,想看書,隨時可以去,可是兼職工作了就不一樣,需要時間的限製。不過,所幸圖書館邂逅了秦昊,林舒的人生不能沒有愛情,盡管第一次暢談時,小妮子倔強的說要陪她出家,看楓葉,喝酒,吃雞。
走在落雪的街頭,小魚抱抱雙臂,輕聲笑笑,真應該也帶林舒來看看這個楓葉之國。
路過常去的那家酒吧,小魚猶豫了一下,還是進去了。她不是為了喝點什麼,也不是為了所謂年輕人信奉的豔遇,她隻是想來看看這座城市人夜晚的熱鬧。
點了一杯名字很有意思的雞尾酒—“喝不醉的番茄汁”,還有個名稱叫“血腥瑪麗婭”,據說在美國禁酒期間,這種雞尾酒在地下酒吧很盛行。這種雞尾酒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製,味道與其他品種雞尾酒並無太大懸殊,隻是名字一個血腥一個小清新,第一次來時就因為名字的特別點了這款,味道不反感,後來口味就沒再換過。
這間酒吧,在這一帶很出名,經常有樂隊過來駐唱,甚至一些小有名氣的樂隊也會過來露麵幾次,跟大家一起狂歡,不像國內的樂隊,出了點名氣,很少就願意出現在酒吧與大眾同樂,這裏似乎彼此之間沒有太多的界限。
今日的酒吧稍顯安靜,沒有往日的喧嘩,隻有一些單身或年長的人獨自享受獨處的時光,倒是在角落的一桌,有五六位年輕華人在喧鬧,說著中國話,獨特的中國熱鬧,好像去哪都是一樣的,此時倒顯得分外的親切了。興許是許久沒有和華人交談了,偶爾聽到鄉音,就格外的有親近之感,小魚時不時的用餘光看向那桌同她歲數差不多大的同胞。想必也是留學生吧,中國人骨子裏喜歡抱團取暖,來到國外就更顯現了,團結得到最大的發揮,年輕的男男女女圍坐一起熱烈的談笑風生,小魚不適合熱鬧,但她喜歡看熱鬧。
坐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小魚起身準備離去,走到酒吧門口準備拿出手機,不巧被後麵的一個人撞了一下,手機滑落。一個黑色身影蹲下去,又迅速起身站在小魚的麵前遞出手機,先是用英文跟小魚打個招呼道歉,小魚看看手機沒有大礙,禮節性的回應了一句,就不在意的準備離開。
“你是中國人吧?”麵前的這個肇事者向小魚試探地問。
小魚抬頭,這才看清這是一張年輕的亞裔人臉龐,楞了一下,還是簡單回道,“嗯“。
”你好!我也是,很高興認識你。“然後塞了一張紙條放小魚手裏,就又匆匆進去,連招呼都沒打,迅速,措不及防。
小魚沒看一眼就放進了口袋裏,消失在了雪花白與燈光的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