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穎從教室外走來,看到小訾在寫字。紙上滿滿寫著一個人的名字。
“寫的什麼啊?”
小訾沒有回答,而是把那張紙收了起來。
“昨晚你看見什麼啦?”
叮叮叮……上課鈴響了。但過了許久,不見老師的身影。
忽然隔壁班的數學老師從門旁跳了出來,出現在教室門口,一臉寵溺的表情,嘟嘟地海侃了一番。
“言歸正傳,盡管你們個個都很優秀,但是老師還是要選兩個回去交差。”一連叫了三個同學的名字,雖然他吐字很清晰,但是仍有同學說沒聽清楚,於是,他隻好又說了一遍,“楊嘉嘉、李靜、宋赫揚”。
臨下課的時候,語文老師來了。手一揮,說走。於是同學們跟著老師的步伐,就到了文化公園。公園中央靠前是一個舞台,舞台中央還有話筒,在舞台周圍及道路兩旁都是五顏六色的氣球,上麵寫著毛筆字。當然組合在一起就是若幹副對聯。在舞台前有一塊空地,即觀眾席。兩邊立著高高的柱子,柱子上也貼著對聯。語文老師把同學組織起來,說:“還記得上次玩的遊戲規則吧?”
許多同學包括小訾在內都說不知道。
其實遊戲規則很簡單,參與的同學要用這些氣球上的字重新組成四字成語,成績最差的參與者要接受懲罰。
或許是因為人群看了語文老師一眼,小訾就被選上了,同時被選的還有四個同學。遊戲剛開始,現場就變得熱鬧起來,有聲援的,有起哄的,有加油的,也有搗亂的。當遊戲如火如荼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天空下起了小雨。這時,有回教室拿傘的,也有找地方躲雨的,現場的同學各種穿梭,一片混亂。
遊戲終於在十分鍾後結束了,顯然小訾是最後一名,因為小訾一個成語都沒有組成。
正為自己的表現不佳而失落時,一個外表很靚麗的女孩尤為親切地靠近小訾。小訾看著她零距離倚偎著,在此同時,也注意到了自己衣服上的一個“月牙形”標簽,那光芒不能直視。跟她一起的女孩就拽著她,讓她矜持一些。可她不管。
結果宣布的時候,果不其然,小訾是最後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