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縱和二縱這次聽從司令部直接指揮,下麵由喬政委宣讀黨中央對新一軍各縱隊部隊編製。”
喬新宇拿出一份文件,大聲宣讀:“一縱下設101、102兩個師,101師下轄101、102、103、104四個團,102師下轄105、106、107、108四個團;二縱下設103、104兩個師,103師下轄109、110、111、112四個團,104師下轄113、114、115、116四個團....”
“師長由縱隊副司令兼任,團長由各縱隊分隊長擔任,營長由小隊隊長擔任,具體調整由新一軍司令部自行決策。”
喬新宇讀完坐下後,林俊雄笑著說道:“都是同生死共患難過的兄弟,你們的眼光我是信任的,新一軍司令部不插手各縱隊人員任命的問題,由各縱隊司令和政委商議後確定,報司令部備案就可以了。”
隨即,林俊雄麵色又沉重下來,“喬政委,會戰開始前,我們的誓師宣言要散布到東北三省所有地方,先讓東北的日偽軍恐懼慌亂起來,同時動員東北所有的抗日力量加入到戰鬥中來,讓日偽軍首尾不能兼顧。”
“十二年年輪,生肖輪回一轉,東北人民苦難奴役一遭;十二年等待,多少英雄血灑黑山白水之間,多少無辜百姓慘死日寇之手。曙光重現、希望頓生,中共東北人民革命軍新一軍按照黨中央的指示,9月18日正式開啟‘還我河山、收複東北’之旅,與日寇決戰到底,不死不休!”
“接下來兩天,各縱隊司令、政委在蓮花山與司令部探討作戰部署,然後立即返回各自縱隊安排部署,我和喬政委、林參謀長也會到各縱隊參加誓師動員大會,此一戰,將關乎今後東北三省的整個局勢,希望大家要周密考慮,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兩天後,各縱隊司令、政委趕回各自根據地部署,林俊雄將曾鬆毅、純木東茲和曾令山叫過去,對蓮花山根據地的安全做了一番周密部署後,才帶著喬新宇、暮生前往各縱隊檢閱部隊。
方雲帶著林俊雄幾人參觀了龍崗山根據地後,十分滿意,根據地位於龍崗山脈深處,四周布置了密集的暗堡,各處山頭布設著很多高射炮,駐地也隱蔽在山林中,就算是日軍一個師團前來,相信也討不到半點好處。
鄭明原本是突擊隊隊長,在多次戰鬥中展現出不錯的軍事才華,被方雲當著他和上官心顏的結婚賀禮索要去,已經當上了101師師長。
102師師長是上官心顏的表哥上官雲偉,在第一期軍官培訓中,出色的表現得到過林俊雄的讚許。
刁永雲的五縱人數達到三萬人,新賓縣除了縣城和幾處重鎮外,都被五縱控製住了,胡顯強、胡顯盛兩兄弟也當上了師長,雲棟則當上了縱隊政委,四兄弟見到林俊雄時激動地流淚,當年落草為寇,幸虧林俊雄賞識,如今成為新賓、清原、本溪一帶赫赫有名的抗日四狼。
唐繼軍的二縱兩位師長分別是張大聖和袁煒,張大聖是當初在通化縣救出來的十六人之一,被捕以前就是撫鬆縣一支義勇軍的頭領,而袁煒則是當初竹園嶺幸存下來的人之一,兩人都的指揮才能林俊雄也是非常放心的。
邊正北更喜歡帶領突擊隊作戰,成為三縱突擊隊隊長,邊正南和秦正成為三縱的兩個師長,秦正也是當初竹園嶺幸存下來的人之一。
王連放和張汝弼本就是長期帶兵之人,再經過林俊雄在軍官培訓班的點撥,已經成為馮占鬆的左膀右臂了。衛新的左膀右臂則是狗剩和蕭全,蕭全是竹園林戰役幸存者之一,而狗剩在竹園嶺見識了林俊雄部隊的英勇頑強後,便帶著村裏十幾人加入了林俊雄的部隊,一路追隨到了東北。
林俊雄和喬新宇、暮生到各縱隊根據地參加誓師大會後,對各縱隊士氣起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他也對各縱隊的發展和部署想當滿意。
1943年9月2日,偽通化會戰還沒有開始,東北三省已經沸騰起來,十二年了,終於有一支部隊帶著東北幾千萬人民的希望,喊出了“還我河山、收複東北”的口號,各地群情激奮,日偽軍各處駐軍不斷遭到襲擾,各處公路、鐵路不斷遭到破壞,日偽軍忙著四處撲火,卻起不到任何作用,偽通化省一帶交通幾乎陷入癱瘓。
大戰前的興奮籠罩著整個蓮花山,而夏玲帶著林睿軒的到來,讓蓮花山多了一些歡樂。兒孫滿堂團聚的這一刻,蔡月秀忍不住落下淚來,林立義夫婦、林立忠、林瑞剛、王玉翠這些至親之人卻隻能在另一個世界團聚,再也享受不到這個世界的團聚之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