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是人走向成熟的磨礪石,相信你能處理得很好。另外,粵華公司是我黨香港辦事處的秘密總部,錦堂是交通員,你在香港有什麼事可以直接來找我們。對了,韜奮先生前幾天來了香港,特意托我帶話給你,感謝你上次出手援助,有時間盼和你一聚。”
“鄒先生現在在香港嗎?我也十分想念他這個筆下鬥士。”
廖承先忍不住笑起來:“對,他是筆下鬥士,你是戰場猛士,還正想見見鬥士和猛士見麵都談論些什麼。”
“對了,老廖,我琢磨出幾種新式武器,正在研究,你看研究成功後是否將相關成果交給黨中央?”
廖承先驚訝地問道:“什麼武器,俊雄你還是這方麵的專家啊?”
“一種自動步槍和輕機槍,一些迫擊炮和高射炮的改良。步槍和輕機槍已經進入技術攻堅的最後階段了,不久後就可以進入試驗階段了。”
廖承先又仔細問清楚了幾種武器的有點,然後丟下林俊雄和喬冠華,激動地去發報向黨中央彙報。
十幾分鍾後,廖承先走出來,顯得有些失落,對林俊雄說道:“中央指示,等全部研究成功,確定性能後再派相關人員前去學習,現階段暫時不用請示,研究經費自行解決。”
林俊雄上前安慰道:“老廖,我知道你為我著想,放心,林家雖然沒有了,有漢生的支持,還有革命軍的資助,沒有問題的。”
廖承先感概說:“俊雄啊,革命軍的成立和發展,都是你自己在想辦法,我黨不僅未能給予你們幫助,甚至還無法給你一個明確的身份,委屈你了。”
“老廖,全國有多少像我們這樣的中華兒女在與日鬥爭,我們還有祖輩留下的一些基業,他們沒有,但仍然堅定地和日寇鬥爭著。比如楊靖宇大哥,在東北所做的,所麵臨的就比我們困難得多。隻要和黨在同一條追求光明的路上,做什麼都不苦。”
林俊雄說完,突然問道:“老廖,剛剛抗聯的電文裏怎麼沒有提到楊大哥的抗聯第一軍呢?”
廖承先一連凝重地說道:“我們得到的最後消息是,楊司令帶著部隊在冰天雪地裏與日寇不斷交火。前不久,就在楊司令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麵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程玉斌和他的主子岸穀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日偽軍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彈藥。而我們的戰士缺衣少食,武器彈藥也緊缺,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300多人在正麵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目前失去了聯係。”
林俊雄狠狠地用拳頭一砸桌子,憤怒地說道:“程玉斌這個狗賊,下次回東北去,一定要收拾掉他,一定是他策反楊大哥身邊的人成為叛徒,全麵掌握了部隊的動態,才會讓楊大哥陷入如此絕境。”
廖承先歎息著道:“革命的道路上難免出現一些心誌不堅的人,正是這些人給我黨和黨領導下的抗日力量進行了慘重的打擊,楊司令長期在偽通化一帶活動,一定能夠吉人天相,逃過這次的討伐。”
“楊大哥是抗日的楷模、典範,這些年經曆了多少次生死邊緣的徘徊,克服了多少次艱難險阻,是我和革命軍學習的榜樣,這次回去我要讓部隊學習他和抗聯戰士的頑強拚搏精神。”
楊靖宇所麵臨的嚴峻形勢,讓幾人都沉默下來,他們心中都知道,如今雖然多數地方日軍的討伐已經結束,但是對楊靖宇的第一軍,程玉斌和他的主子岸穀隆一郎一定會步步緊逼,不消滅誓不罷休。
良久,廖承先才說道:“俊雄,你什麼時候回東北去,如果趕得及,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到楊司令,並營救他們,東北少了楊司令,抗日部隊就好比少了一條臂膀啊!”
聽到關於楊靖宇所麵臨的險境,林俊雄就決定盡快處理完香港的事回到東北去:“我帶母親去祭拜一下閩人村無辜死去的親人和族人,會盡快趕回去。”
“嗯,對了,在香港有你一個老朋友,你抽空去見見,我們先後找過多次,都被他以各種借口推脫了,或許你能勸動他。”
“誰呀,黨中央如此重視?”
“原來的吉林救國軍總司令馮占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