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薛嶽的無奈(2)(1 / 2)

等林俊雄見到薛嶽的時候,薛嶽正黑著臉坐著,他突然站起來一拍桌子說道:“我就不明白,委員長為什麼要把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對誰都是半信半疑的,萬家嶺大捷是無數國軍將士用性命換來的,但老蔣他竟然一點都不在乎死去的那麼多國軍將士,隻對他的74軍傷亡過大在乎。”

林俊雄被薛嶽一拍桌子嚇了一跳,聽了薛嶽的話,才鬆了口氣,原來並不是發現了什麼,估計是74軍在萬家嶺戰役中犧牲過大,老蔣不僅沒有褒獎薛嶽,還因此大罵了薛嶽。林俊雄知道此刻他說再多的安慰話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薛嶽叫自己過來就是想找個可以傾訴的人訴說一下心中的苦惱。

“以前對我說的什麼宏圖大業都是騙人的鬼話,枉我東征西戰,為他的宏圖大業四處拚殺,到頭來僅僅因為他嫡係的王牌部隊傷亡過大,就揚言要斃了我,我在他心中算什麼?”

“早知道這樣,當初還不如直接加入共產黨。咦,你怎麼不說話?”

林俊雄笑著說: “大哥叫我來不就是向找個人發泄一下心中的苦惱和憤怒嗎,這口氣順了也就好了,不是嗎?”

薛嶽搖頭歎息一番才指著林俊雄說道:“你小子,倒成了我肚子裏的蛔蟲了,什麼都知道。哎,我也是被氣壞了,想找人說說話,身邊又沒有一個特別能相信的人,也就隻有你了。”

“看來這次委員長把你罵得很慘啊,大哥才如此生氣。”

薛嶽苦笑著說: “是很慘啊,74軍是我直接給俞濟時下達的作戰命令,74軍是老蔣的嫡係、王牌,要調動它作戰,需要老蔣親自發話。俞濟時沒有猶豫直接參戰了,隻是74軍傷亡的確有些大,萬家嶺戰役打響之前,老蔣就來電要把傷亡慘重的74軍調到長沙休整,我當時回電‘調不下來’。很快,老蔣二次來電說第74軍在岷山傷亡甚大,應予調下整補。但當時戰鬥正打得激烈,我便回他:贛北各軍作戰時間都比74軍長,傷亡都比74軍大,各軍都未調下整補,對74軍也請緩予調下整補。”

“大哥這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啊,難怪委員長生氣了。”

“還不止這呢,我還把老蔣留在廬山打遊擊的66軍調到了萬家嶺參戰,當時有人勸我說要小心老蔣秋後算賬,我說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要槍斃也隻能槍斃一次。”

林俊雄認真地說: “事實證明大哥的決定是正確的,74軍在萬家嶺戰役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6軍更是打掉了106師團的指揮部。”

薛嶽的臉色再次難看起來,搖著頭說:“可是老蔣不這樣認為啊,74軍傷亡慘重讓他心疼,66軍的調動也違背了他當初的意圖,兩件事加在一起,老蔣那點胸懷怎麼可能受得了。”

林俊雄安慰說:“大哥,看來委員長還是很器重你的,要是換個人,我估計都被槍斃八回了,而委員長隻是嚴厲地訓斥了你,他是領袖,你三番五次觸他的逆鱗,他總得找個台階下吧。”

“你說得有道理啊,想當年,應該是1926年吧,國民政府出兵北伐,當時我不顧北伐軍前敵總指揮白崇禧的反對,應上海總工會代表的要求將第一師開進上海。後來老蔣和李宗仁在上海密謀‘清黨’, 而我嚴重被視為‘具有左傾跡象’,我當時的第一師也被視為‘不可靠’。後來甚至被解職,我一氣之下就南下廣東投靠了李濟深。”

薛嶽歎了口氣,繼續說道:“後來我又投靠了老蔣,隻是在中原大戰的時候,看著那些庸才指揮就生氣,我提出好幾個號的決策都被否定,後來我借著受傷申請調動工作,李宗仁自然巴不得我那樣。我被調到柳州軍校任校長,那時國民政府內部政局複雜,勾心鬥角比比皆是,我很灰心就辭職回九龍了。”

“後來老蔣製定的‘攘外必先安內’國策,四次圍剿都沒能成功,不知道是誰給他提起了我,老蔣將我召回,談了很多強國的宏大誌向,也怪你大哥閑不住,就那麼輕易地相信了。”

薛嶽說著,長歎口氣,才繼續說道:“你大哥這個人啊,一輩子忍受不了那些不懂裝懂瞎指揮的人,認為有道理就會去據理力爭,缺乏些變通啊,可是性格使然,也改不了啊。就說上次蘭封會戰,仗打得好好的,日軍增援部隊一到,老蔣怕他的嫡係主力被消滅,就命令將部隊撤往京漢鐵路以西山地,前敵總司令部遷往洛陽。打仗怎麼可能不流血,沒有犧牲,我當時很生氣,也和他大吵大鬧一番,他隻說是戰略考慮,後來才知道是為了執行花園口決堤。”

林俊雄一直靜靜地聽著薛嶽的傾訴,見他停下來,才插話說:“花園口決堤也沒有能阻擋日軍進攻武漢的步伐多久,雖然為武漢的布防贏得了一些時間,可是那幾十萬平民的性命就那樣沒了,而且現在黃河沿岸很多城市還時常泛濫啊。”

“是很慘啊,可是我們阻止不了啊,我現在對這個國民政府很失望啊,可是我還能怎麼辦呢,要不是當年鎮壓南昌起義和對共軍追剿兩千多公裏,現在還可以有得選擇。”薛嶽說著自己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