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魂歸魂合,茂山淨心(1)(2 / 2)

李元浩一個人躺著,一時間很多東西在腦子裏打轉。原來俊雄二字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之:“天下初發難也,俊雄豪傑建號壹呼,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熛至風起。”林立忠起這個名字,是希望兒子做一個豪邁出眾的英雄。

名字隻是一個代號,以後我就做林俊雄,等我適應了這個身份,就徹底忘記過去的李元浩。

民國十四年,算起來今年就是1925年,眼下形勢應該是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軍閥內部派係林立,割據一方。1926年蔣介石就要指揮開始北伐了,反正自己還小,有些事也左右不了,還是努力練好這副身板要緊,李元浩心中暗暗做好打算。穿越者有前世的記憶優勢,也有穿越者的苦惱。優勢是自己可以按照前世特種兵經驗訓練自己,苦惱是知道小日本正虎視眈眈,1931年就要發生“九.一八”事變了,可是自己出去說,別人肯定不信還會說自己是瘋子。

哎,看來曆史不是那麼好改寫的啊,自己隻能盡力而為了,順其自然的走好這一世的路,不讓自己後悔就好了。

在床上胡思亂想一陣後,李元浩給自己暗暗製定計劃,先恢複好身體,然後按照特種兵訓練經驗對自己特訓,靠自己單打獨鬥打小鬼子肯定不行,得想辦法進軍事院校學習戰術戰略,再參軍開始抗日之旅。

門外一陣雜亂的腳步聲打斷了林俊雄的思緒。

兩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扶著一個年近八旬的僧人走進來,蔡月秀跟在後麵。李元浩通過記憶知道左邊穿著灰色長衫的是林俊雄的父親林立忠,右邊是大伯林立義,僧人正是圓覺大師。

圓覺大師走到床前,搭脈一陣,先是驚訝的點頭,而後似乎又疑惑的點頭,眾人見大師又是搖頭又是點頭,不明所以,而蔡月秀更是輕輕抽泣起來,前一刻的欣喜和激動一瞬間消失。

圓覺大師轉過頭來,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看著李元浩,“別擔心,小施主已經沒什麼大礙了,就是身體虛弱,需要慢慢調養。我搖頭隻是疑惑為什麼昨天小施主的生機近絕,可現在生機卻如此旺盛。”

林立忠終於長舒一口氣,大伯也鬆了一口氣,蔡月秀更是衝到床邊,滿臉欣喜的將李元浩的手放進被窩裏,眼裏滿是慈愛。

李元浩也哭了,目前的慈愛前世隻在外婆那裏感受到,雖然父親沒有說話,開始這些年帶著他到處求醫的記憶還是讓他感受到了關愛,李元浩發誓一定盡快融合兩個記憶,與過去告別,這一世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守護這份得來不易的親情。

修養了兩天,李元浩雖然身體還是很虛弱,卻已經可以站起來慢慢行走了,林立忠和蔡月秀疲憊的臉上笑容也多了起來。

暖春,經過春風吹拂和春雨的滋潤,大地充滿了生機,小草換上了嫩綠的春裝,伴隨風的吟唱,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一晃半個月過去了,李元浩身體已經基本恢複,隻是由於長年病痛折磨,體質還是較差,這些天裏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李元浩的心慢慢融化,找到了沒有感受過的母愛。圓覺大師來過兩次,第一次來肯定了之前的判斷,李元浩的身體的確已經無恙,第二次來卻是莫名其妙說什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是因,得是果,不種則無所得。說完就離開了,搞得李元浩以為圓覺大師什麼都知道了似的。

林立忠見兒子病愈,打算將兒子接回家裏調養,李元浩趕緊阻止。其一,他自己身體雖然恢複,但還是需要增強體質,而靈岩廟無疑最適合修養;其二,自己還需要時間來適應這個新身份,完成角色的轉變。林立忠也沒有多想,也希望兒子能盡快恢複。

其後發生的兩件事讓李元浩一時詫異,一時震驚。

第一件讓李元浩一時詫異的事,是林俊雄的舅舅是蔡方廷,也就是前世忠魂回望行動發起者蔡唐的爺爺。要不是舅舅蔡方廷聽說,外侄病愈來探視,李元浩可能還要很長時間才能想起這茬。

另一件讓李元浩震驚的事,是林俊雄的爺爺是林世功,那個憂國思家五年,那個為琉球國奔波求助五年,最後寫下絕命詩兩首,高呼“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屬鬼!”然後揮劍自刎的英雄。要不是李元浩老是想著身份和靈魂融合這件事或許會早一步發現,隻是一時疏忽,等林立忠說三天後要到後山拜祭林世功時,才想起林俊雄的爺爺是林世功。

因果,因果,果然如此,前世自己因為護送琉球先輩忠魂回望行動而喪生在釣魚嶼,死後自己的靈魂卻穿越附身到琉球後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