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元浩三人來到蔡唐住的房間,和他一邊商量探討這次出行的相應準備事宜,一邊等著林家和毛家的人。
不多久,蔡歸領著兩個人進來,這兩人一個三十來歲,是毛家毛精長之後的第四代毛家英,另一個六十多歲的是林家林世功之後第三代林文龍。
一一介紹認識後,長者林文龍率先開口:“想我等先祖1392年初到那霸,1426年舉族遷至那裏,並將每年1月1日定為紀念日,後人每年舉行一次儀式,十年要幾個家族一起舉行一次儀式,以此讓後人銘記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後裔,流淌著炎黃子孫的血液。那曾想到,如今我們的身心都在中國,而琉球群島向往獨立,卻依然在日本的統治下啊。我們的先輩一直遺憾沒能幫助琉球王室守護好琉球,沒能將最後一滴血灑在琉球島上,都曾留下遺願,一定要將骨灰安葬在能望見琉球的地方。複漢兄臨終之願,東明島位置在台灣和琉球之間,距離台灣彭佳嶼140公裏,距離琉球群島的石垣島170公裏,雖不一定能滿足先輩們的遺願,但也算能給他們一點慰藉吧!”
“林叔,在東明島上,天氣好的時候能模糊看到琉球一些島的,你老別不甘心啊,當初我們幾家先輩也曾達成一致意見,琉球未歸,骸骨不歸。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家還不是足夠強大,還無法全部解決那些遺留的曆史問題,琉球回歸也不知道在多少年以後,現在中國民眾很多都已經忘了琉球曾經是祖國的藩屬了,複漢叔是擔心家族以後傳承斷了,忘了祖輩的遺願,才作此決定啊,其實我父親也比較擔心,最近身體不好一直在醫院裏,派我來表示我們毛家和蔡家意見一致。”毛家英代表毛家做出了表態。
“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很多都斷了傳承,被遺忘在曆史的長河中了啊,而琉球人在這近150多年被殺掉的有近五十萬,也有很多留著炎黃子孫的血,當初被日本交換到大阪的有近十萬人,很多被殺了,很多被同化了,如今島上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琉球人,不知道還有多少記得自己的根在琉球,還有多少炎黃的血脈散落在琉球盼望著回到祖國啊。也許,再過幾十上百年,琉球問題都被人淡忘了。 我代表林家也參加這次忠魂回望行動,讓我林家先輩的忠魂能夠東望曾經想要守護的故土。”林文龍感傷之餘又帶著些斬釘截鐵。
李元浩一邊默默的聽著,內心卻似翻江倒海般,是啊,現在的很多中華民族的文明還要靠考古去推斷,很多的民間藝術已經斷了傳承或者正在逐漸消亡,五千年裏不知道有多少個民族甚至沒有能留下他們的名字,有多少民族的文化被遺忘在曆史的長河中了。特別是近兩三百年殖民主義的發展,讓世界上多少種族連數典忘祖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他們被定義為土著,殖民者“頭顱拴在誰的褲腰帶上都無所謂”的文化侵略讓他們沒了典,就更別提還記得祖宗是誰了。誰又能說得清再過一兩百年,還有多少人知道中國曾經的版圖上還有一個琉球群島呢?想到這些,他不由得深深歎了口氣,心中也隱隱有些酸楚。
過去,已經發生我們無法改變;未來,需要我們通過不斷努力才能創造。而把握當下,做自己覺得有意義應該去做的事,才是現在應該做的。李元浩停止那些無謂的感概,對三家說著這次護衛他們的一些謀劃。
“三位,我們昨天商量了一下,一些想法給你們溝通一下,首先,這次如果就你們三家,那我希望每家去的人控製在15人以內,加上其他人員總人數控製在60人以內,那樣遇到緊急情況可以由一艘船載著離開;其次,租的漁船960馬力應盡量找長度和高度較小的,便於隱藏,我們需要提前做些隱蔽措施;再者,一些需要準備的東西我們列了個單子已經交給蔡先生;最後,這次出行,你們三家的人要服從我們的合理安排。”
蔡唐聽李元浩他們也沒有提什麼特別的要求,心裏倒是過意不去,“李先生,這些都沒有問題,你們的酬勞......,你看?”
“返回再說吧,蔡先生還是先說說你們之前的準備情況吧。”
“那好吧,兩艘960馬力的漁船我們已經租好了,長度是32m,高度4.5m,每艘已經裝好180噸柴油,可以在海上航行一至兩個月,這應該滿足李先生你們的要求;同時我看你們提供的物資清單,應該兩天內采購完成;我們找相關朋友已經確定9月10日到9月18日東海海麵航行時機較好。”蔡唐將準備情況大致介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