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句話,藍燕兒抬起眼睛,瞟了崔世華一眼。她的眼神很複雜,交織著痛苦和驚訝,但片刻之後,立即就低垂下來的眼簾迅速遮蓋了方才湧起的一絲欣喜。
“你不要誤會,”看到藍燕兒的反應,崔世華急忙解釋道,“我的意思是,你隻有自己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照顧夫人。”
“是,我不會誤會的。”藍燕兒答應著就退了下去。崔世華不會看到,她原本上揚的眼角此刻閃過一絲不為人知的失落。
“對了,以後如果你一個人忙不過來,可以在夫人房裏多叫些人手。”看到藍燕兒蕭瑟落寞的身影即將消失在自己眼前,崔世華又無限憐惜地說了這樣一句。
聽到這句話,藍燕兒轉過頭來看了崔世華一眼。她有些勉強地笑了一下,就回過頭去,大步走開了。她不會告訴崔世華,現在府裏的丫環下人們,已經不願意再幫著她來照顧蘇沛蓉了。之所以不說,是因為她不想讓崔世華擔心,她覺得自己可以獨自把這件事做好。
這天傍晚,下了很久的春雨總算暫時停住了。不聞淅瀝淅瀝的雨聲,灰色的天空一片迷蒙。甚至還有幾縷斜陽的餘暉,想奮力穿透濃濃的陰雲,在天地之間投下一片片微弱的光亮,但很快就被灰蒙蒙的陰影所取代。
駿馳府內,經過這場劇烈的雷雨,飽受打擊摧殘的花草樹木此刻顯得弱不禁風,在不緊不慢的晚風中有氣無力地左右搖擺著。一排排垂柳在一座高聳的牌樓上投下一條條晃動的黑影。暮色晚風中,這座牌樓悄無聲息地屹立著,巋然不動,彷佛很久都無人光臨。隻是不時有一兩隻青黑色的小燕子在樓層之間穿梭,嘰嘰喳喳鳴叫一陣之後,又向樓頂飛去,消失不見了。
這是一座宮殿式的兩層建築,琉璃瓦的大屋頂,金碧輝煌。上鐫“汐燕樓”三個鎦金大字。樓上四周有漢白玉製成的外欄,樓下大殿雕梁畫棟。殿中央的實木矮台上,是一座繪有蘇堤春曉的大屏風,屏風前擺有一把椅子,雕鏤精細。案座的左邊是一隻用於薰香的銅爐,右邊是立鶴造型的銅燈,但似乎很久都沒有動過。銅燈雖然擦得明亮,但裏麵的燈油卻早已幹了。銅燈旁邊是一把折疊得很好的雉羽宮扇,此刻門口的紅帳帷幔正在若有若無的夕陽與晚風裏輕微地拂動。
這座“汐燕樓”是崔世華專門為蘇沛蓉而建的。以前這裏隻是一個簡易的觀景台。在每一個充滿陽光的夏日午後,崔世華都會和蘇沛蓉來到觀景台賞景。站在觀景台上,就可以把眼前一片碩大的湖泊盡收眼底。
蘇沛蓉喜歡西湖美景,但作為總督夫人,她隻有在逢年過節才能拋頭露麵。所以愛妻心切的崔世華就在自己的府內打造了一個完全仿造西湖的大麵積人工湖泊,取名“淨湖”,可以說是一個濃縮的西湖。湖邊摘種垂柳,湖中撒下荷花,後來又在淨湖中央修建了一座湖心亭,上書“荷風四麵”四個大字。夏天的傍晚,崔世華常攜蘇沛蓉來此避暑,吹著清爽的湖風,看著眼前無窮碧綠的接天蓮葉。
隱約記得那是前年的春天。那個清晨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崔世華和蘇沛蓉站在觀景台上欣賞著淨湖湖畔那一枝枝初吐新芽的垂柳。就在他們轉身離去的時候,蘇沛蓉忽然發現觀景台的石壁上有一個灰黑色的泥巢,待崔世華走近了看,泥巢裏伸出一個青黑色燕子的小腦袋,崔世華剛剛伸出手去,這隻受到驚嚇的小燕子急忙掙紮著從巢裏飛出。但飛不了二三步,就“啪”的一聲摔到了地上。原來這是一隻剛孵化不久的乳/燕。
看到這一幕,蘇沛蓉心疼不已。她從地上拾起小燕子,輕輕握在手中,想把小燕子放回巢裏。但這才發現,由於剛才小燕子掙紮著飛起來的動作,已經把那個搖搖欲墜的巢/穴也蹭到地上摔破了。
看到孤苦無依又失去巢穴的小燕子,蘇沛蓉硬是纏著崔世華,說要讓下人再給小燕子造一個窩。其實無需蘇沛蓉提出,崔世華也正有此意。於是當天下午,這觀景台邊便築了一個新的泥巢,碗口大小,黑黑的泥巢安靜地掛在岩壁上。
本以為這樣就好了,但不出幾日,當蘇沛蓉和崔世華再次來看燕子時,那日築好的泥巢竟然被大風刮到了地上。岩壁上隻剩下一層薄薄的泥痕。找不到舊巢的那隻小燕子,用爪子扒著那泥痕,情緒似乎非常傷感,它扇動著翅膀,在空中無力地飛翔著,奄奄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