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密宗裏,吉祥天母很受崇奉,影響深遠。據說藏王鬆讚幹布在拉薩建大昭寺時,請她作大昭寺的護法,大昭寺的神殿裏至今供奉著她的神像,後來她又升格為拉薩城的保護神。”
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侯三和洛桑已經吃飽喝足,走過來替換下了巴洛和李立,讓他們二人坐回火堆旁繼續吃喝。
待侯三和洛桑將唐卡兩端拿好,孜青貢布接著往下講:“由於班達拉姆護法有功,拉薩地區還形成了專門紀念她的節日--白拉日珠節,又叫吉祥天母遊幻節日。這個節日大夥都是知道的,每年藏曆十月十五日,喇嘛們從大昭寺抬出吉祥天母像,遊巡市中,當來到南城時,總要將神像轉身與拉薩河南岸的赤尊讚廟遙遙相視一會。
在前藏地區,有一個傳說,說的是赤尊讚原是班達拉姆的丈夫,開始也住在大昭寺,後來不知什麼原因被班達拉姆趕了出來。於是赤尊讚住到了拉薩河南岸,做了地方保護神。班達拉姆每年和他相會一次,以表思念和好之意。這個傳說裏,神的情懷似乎有些俗氣,但我們不難體會到佛教‘化幹戈為玉帛’的宗教和平思想。”
班達拉姆的故事講完,火堆也慢慢黯淡下去,滾木劈成的最後一塊柴即將燃盡,孜青貢布示意胖子老七去點燃燈奴。
胖子老七放下酒碗,繞到唐卡後方,劃燃火柴往燈奴舌頭上的燈芯點去,燈光明亮起來。
胖子老七正準備離開,忽然看見唐卡的背麵,出現了一些縱橫交錯的彎曲線條。胖子老七懷疑是不是自己喝醉了酒看花了眼,使勁湊上前去看--不錯!是一些不規則的線條,粗細不一,中間還連接著一些黑點。
“地圖!”胖子老七叫了起來,“大夥快過來看,唐卡反麵有地圖!”
眾人都繞到唐卡背麵來,就著燈奴的光看那地圖。其實先前在圓形屋子裏時,孜青貢布、巴洛和侯三都看到過那些線條,隻是當時三人沒有從整體看,誤把它當作是刺繡留下的針線痕跡,也就沒過多地留意。
孜青貢布取來手電,打亮了照向唐卡背麵,這下眾人看得更清楚了,那些線條哪是什麼針腳痕跡,分明是用墨色顏料繪製上去的。
在黃色的底緞上,青黑的線條縱橫交錯,密密麻麻,間隙極不規則,似是一座街道密集的城市,又似一座工程浩大的地下迷宮。眾人怎麼看都無法把地圖同眼下的岡仁波齊神山聯係起來,圖上沒有那片區域像山的形狀,沒有哪條線條像經過的通道路線。
孜青貢布退遠了兩步再看,也無法看清到底是什麼地圖,隻覺眼前掛著一塊巨大的粗糙麻布,編織做工十分粗劣,就像遠古時代的原始麻布織品。那些亂七八糟的線條底下,是一大片黑乎乎的區域,山不像山,水不像水。
到底是什麼地圖啊?
眾人一頭霧水,懵在當場,個個一言不發。
孜青貢布和巴洛都發了狠地看,一會兒把眼睛湊到地圖近前,一會兒又退到幾步開外去看,一會兒從右看到左,又從左看到右,從上看到下,又從下看到上。
兩人全方位多角度看過之後,指著地圖上的線條討論了半天,依然無法得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結論。
沉默了好一會,巴洛開口道:“老爺,既然古人把它藏在了燈奴的下半身裏,還封上了狸子的外皮,抹上了粘合劑,可見藏東西的人對這地圖十分重視。我們一時也看不出個所以然,幹脆把它收起來保護好,待有機會再研究,老爺認為如何?”
孜青貢布點點頭,示意洛桑和李立把唐卡卷攏來裹回原樣,再用那青黑色的狸子皮包好,紮好封口線。
接過洛桑遞來的唐卡包裹,孜青貢布把它裝在了自己的背包最底下。
眾人返回火堆旁,最後一塊滾木劈成的柴終於熄滅了焰火,被燒成了木炭,整個火堆由柴火變成了炭火。
烤好的蝸牛肉還有沒有吃完,眾人又坐了下來,一邊慢慢品酒吃肉,一邊議論一天以來的奇遇和那些還沒搞明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