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2 / 2)

“蜀郡郡兵,自然應回蜀郡,是吾放其歸鄉的!”一直垂頭消沉的龐樂忽然抬頭,直麵張繡,開口回道。

“汝這賊廝,不僅弑主還亂我軍大計,真是找死。”旁邊的周倉見龐樂直直瞪向張繡,氣不打一處來,舉刀恐嚇道。

龐樂卻是自己把脖子伸長,也不辯駁周倉,隻是閉眼作求死狀。

周倉氣極,但沒有張繡的命令又不敢私自動手,隻是麵向張繡急道:“大王,你看這貨……”

張繡反而開懷大笑道:“罷了罷了,思鄉之軍不收也罷,再者從你嘴裏說出‘我軍大計’四字,還頗有另一番感覺呢!”

周倉頓時不好意思,撓頭道:“時代不同了,光知道打打殺殺可不行!”

看周倉不好意思的作態,旁邊眾人——張繡呂蒙陸遜李儒甘寧等不僅笑作一團,最後周倉自己也哈哈大笑起來,一時之間竟然忘了還有龐樂這檔子事。

笑夠了,張繡忽然嚴肅道:“吾平時最恨背主求榮之人,汝雖背主,但起因不是為求榮,孤王便饒你性命,至於具體處置,就由新一任江州都督做主吧。”

張繡:“爾等聽令!”

一聲不大不小的喝令,眾人忙收斂起笑臉。諸將如甘寧呂蒙甘寧周倉胡車兒等一齊摘下頭盔托於手臂,挺胸而立。謀士文臣如李儒虞翻桓階等人則雙手通袖,頷首並足而立。

張繡扶劍而立:“此番征伐隻為謀得進出川蜀之門戶要道,眼下江州即克,戰略目的達成。而我軍兵馬不多,尚需把守各城池要隘,不足以吞並西川,且久戰糧草難以為繼。再者年關將近,將士思鄉心切,故本王決意,暫止征蜀戰事,明日論功升賞,擇日班師回朝,凡參與征蜀將士,薪餉雙倍,回師後加賜探假一月!”

“臣等得令!我王英明!”眾人躬身拜道。

“我王英明!”卻是周圍的楚軍士卒們聞言,振臂歡呼道。

……

正如張繡所說,眼下還不是吞並西川的時候。不僅是兵馬糧草的問題,而還在於益州世家豪族積攢已久的排外情緒。

現有的益州大部分世家豪族雖然對懦弱無能的劉璋不感冒,但是相比下更不會願意讓張繡這樣一個背有“嗜殺世族”“抑壓豪強”之名的西涼人來統治益州,畢竟劉璋性格敦厚溫仁。而若張繡有取代劉璋之勢,則很可能導致本就懼怕痛恨關中三輔人的益州世族豪強倒向支持劉璋。

雖然說張繡從來不把世家豪族的反對當回事,但畢竟受限於楚軍水師的運送能力和長江三峽的限製條件,征蜀若用五萬人馬的話,則相當於平時征戰的十萬人馬糧草物資消耗,這對於誌在改革養息的楚國極為不利。

次日,張繡便又決定從巴郡中劃分出巴東、涪陵兩郡,並改魚複為永安,為巴東郡治。

再任命剛攻取涪陵的平東將軍孫香為楚國益州刺史,治所暫設江州。按楚國九品官製,一州刺史與四平將軍同為三品,算是平調。

孫香資曆太老,是紀靈張勳一級的淮南係舊人,但其能力比陸勉還為平庸,是故楚國開國時陸勉位列四鎮將軍,而孫香次一級為四平將軍。

與陸勉是淮南係舊將不同,孫香是孫權的族叔,富春孫氏族人。孫策橫掃江東時聯係舅舅吳景叔父孫香等親族,但孫香最後沒有跟吳景等人渡江南下,反而老老實實給袁術當牛做馬。最後袁術敗亡,孫香亦沒有趁亂逃回江東,反倒是跟著紀靈張勳等人降了張繡。

孫香雖然素來不在張繡的信任重用之列,但是畢竟資曆太老,再者也需要對孫吳示好,是故張繡一直對其優待。如今孫吳集團覆滅,孫氏宗族被禁步在壽春,也不必再把孫香放在實權位置。

楚國雖設州郡兩級以及刺史之職,但還未有刺史任命。孫香能被任命為楚國第一位州刺史,看起來明麵上也示之以對孫氏的莫大恩寵,示世人之以張繡寬仁。

而實際上,按照楚國嚴格的軍政分離原則,為文官則必舍武職,所以孫香的平東將軍位置是必須讓出來了。張繡另外打算再派幾名實權郡守,那麼孫香這個益州刺史完全就是一個虛職!

巴地的政事安排妥當,剩下便是眾所矚目的江州都督之職。在張繡回壽春之後,江州都督將統管巴地楚軍軍事,負有保境之責。雖然隻是一個臨時統兵之職,但是既為一方都督,就不必聽命於四征或四鎮將軍,直屬於楚王轄命,乃是為將者能夠獨當一麵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