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渙把這些話說完,張繡才發覺自己這一次對於改製的施行確實是沒有考慮到位。像軍政分離的改製,可以先在一些郡縣施行觀其成效和吏民的反應,然後才可推行至全國。但是像這一次的直接涉及到利益紛爭的改製措施,則必須用長久的時間來謀劃,並且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同時在所有地方施行。
張繡很高興能聽到自己手下裏有對自己進諫良言的臣子,更何況袁渙說的句句在理。而張繡也不是一個特別在乎自己顏麵是否受損的人,於是當即采用袁渙之言,暫停對官吏私有財產的禁令限製改革,待楚國各州郡將現有的改製措施悉數施行且反映有效之後,再行新的改製。
在這之前,包括此次改製在內的諸多新的改製措施則將全部發回朝議重審。並且任命各個專項負責改製的大臣。在將新製內容重改後,擇時機再行施行。
袁渙因此次諫言雖然並未獲得張繡的嘉獎,但是卻被張繡任為對官吏私產改製的專項大臣。楚國朝會上所有人都明白,若是袁渙還能讓張繡滿意,那真正的賞賜是不會遠的。
楚國這邊的新政在平穩中穩步施行,而其他的諸侯國也是沒有閑著。
袁紹在倉亭一役大敗之後,晉國部分郡縣也是發生了叛亂。袁紹於是收集散兵敗將,四處平定叛軍。
雖然倉亭之戰最後的勝利者是曹操,但是魏國曆經官渡、倉亭兩役,已是極度虛弱,並沒有力量去追擊袁紹兼並晉國的土地。
於是曹操親自引親族除盡許昌宮苑之花木,翻新土地種上糧食蔬菜,並鼓勵吏民士卒積極屯田開荒。有曹操帶頭,魏國一時節儉成風。權貴顯族紛紛主動向國庫捐納布帛糧食,官吏下田引導百姓開荒種地,儼然蓬勃向上之勢。
已是全據齊魯之地的劉備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整頓魯國的政治和經濟農業生產。有陳珪陳登父子在旁輔佐,劉備獲得了徐州所有的世家大族的支持。所帶來最直接的效果就是,魯國的中低層官吏階層得以充任了大批受過良好教育的世家大族才俊弟子。
而在昔日為徐州巨富的糜竺的遊說招攏下,魯國內的商人巨賈也是全力支持劉備主政徐州和青州。
徐州本就是四通八達經商便利之地,徐州的商人更是善於經商之道,故商人巨賈甚多,且皆為巨富。
而青州的北海郡、東萊郡等地臨海,漁業發達,自古並產有海鹽、生鐵,更有金礦銅礦,資源極其豐富。
而現在這些都是劉備的了,魯國得以倉廩富足,兵甲武器精良齊備。更兼孫乾、簡雍等人巡行各郡縣,宣以劉備仁德大義。於是魯國境內,流民難民得以安居樂業,寇賊絕跡,並無匪患。甚至連一直以某個海島為根據地流竄作亂的東海海盜首領管承也是率麾下三千多家徒眾主動歸附。
這種情況下,臨淮郡太守諸葛瑾數次送信給張繡,向張繡諫言應增加在臨淮郡邊境的楚軍駐兵,並希望張繡通過外交手段與魯國達成聯盟,以給楚國新政推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再說劉表的韓國和劉璋的蜀國。文聘率韓軍攻下上庸等地,韓國得以重振國威。但韓國國土仍十分狹小,而楚國國土遼闊且慢慢穩定下來,不少原本從各州避亂到荊州的士人開始動遷到了楚國的淮南、江東等地。
劉璋這邊,東州兵爆發出的強大戰鬥力和張任嚴顏等西川大將的嶄露鋒芒使得龐羲心生畏懼,又因程畿的勸阻,終於是打消了叛亂的念頭,與劉璋重新和好。
張任嚴顏等人勸諫劉璋應趁勝進軍,攻打祖郎和甘寧,將楚軍一舉驅逐出益州。但是劉璋卻被張繡派去的桓階一頓恩威並施的話給嚇住了,生怕張繡歸而複返帶幾十萬楚軍來一舉攻滅了蜀國。於是竟然拒絕了張任嚴顏等將的請戰,與桓階簽訂了合約,將巴郡整個劃給了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