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秦風無衣(1 / 2)

趙韙一番排兵布陣,重新將主力戰兵放到了前陣,輕兵步卒退到後方,騎軍放在兩翼待命。

趙韙的打算很清楚,要是不想在攻城戰損失太多的戰兵,那就得毫無保留的打這一場野戰。因此趙韙並不用輕兵作為第一波戰陣相交的炮灰,而是將主力放於前陣,一開始就實打實與劉璋軍幹。

趙韙有完全的理由相信,劉璋已經沒有和自己硬碰硬的實力,城內不過隻有數千蜀軍敗軍,以及不到三萬連揮刺劈砍這些基本步操動作都做不標準的東州兵,加起來最多不過能拚湊起來三千左右能戰的精兵。而自己這邊呢,一萬訓練有素的精甲之士打頭陣,靠堆都能堆死劉璋軍。

不給劉璋軍任何機會,直接擊敗乃至擊潰劉璋派出城的這兩萬多兵馬,然後輕兵和騎軍再跟上掩殺,最好能趁亂跟著劉璋軍的敗軍殺入城內,則成都一日可破!

也許這一戰會是自己成為益州之主的最後一戰,有道是此時不戰更待何時?趙韙雖年過五旬,但是卻也是有了戰意,最後是決定親自披掛,率麾下精銳巴州兵坐鎮中軍。

趙韙軍一番調整,張任這邊終於是率兵列好了軍陣。說是軍陣,其實倒不如說是“團陣”。兩萬多人馬混在一起,不分中軍左右翼和後軍,也不分部、曲、屯列隊,僅僅是在整體上保持了一個大概的方形團陣。

這出戰的兩萬多兵馬都是東州兵,經曆蜀中數戰,連戰連敗下來一開始的五六萬人如今隻剩三萬餘人,營、部、曲、屯早就被打亂編製。張任和嚴顏等人也沒有時間進行重編整頓,這幾日隻是叫東州兵們好吃好喝,什麼都不用幹,睡好養好體力精神。

敵我對比懸殊太大,大戰臨前,若是太過注重去彌補這些差距,反而會更體現出差距,那倒不如什麼都不做,隻是將成都武庫的兵器盔甲悉數分發,任由東州兵們挑選。

叛軍陣中,趙韙麾下的將領看著連最基本戰列隊形都保持不了的東州兵紛紛嗤笑不已,仿佛已經是穩操勝券。趙韙臉色卻凝重起來,喚過身旁另一員親將,吩咐道:“汝帶一半騎軍,即刻趕往城池東北方向。”

那親將亦是趙韙一個本族的侄子,名喚趙文。雖然年紀輕輕,但卻是成熟穩重那種類型。

趙文麵帶憂色:“大戰一觸即起,此時分兵,怕是不妥!”

趙韙揮袖指向劉璋軍軍陣:“敵軍陣列不齊,旗幟不明,嘈雜紛亂,全如散兵一般,一般的烏合之眾都要強他們幾分。如此敵軍,縱有數十萬,又有何懼?何況眼前不過兩萬東州兵而已,汝分一半騎軍,不礙大事。”

“此戰若是劉璋那數千嫡係蜀軍在,怕是還能給吾軍造成些麻煩。此時不見,怕是把這兩萬東州兵當做掩護他從其他方向突圍而逃的炮灰了。僅有龐樂一部巡城並不能穩妥,汝速速帶軍去往東北角城,如此才可萬無一失。”

趙文回過頭又看了一眼完全似是一群民丁農民臨時拚湊起來的劉璋軍,心底雖然隱隱感覺不安,但也覺得趙韙說的在理,便是唱諾一聲,趕緊帶著令箭去調騎軍去了。

趙韙軍前陣,不止是將領們對對麵的東州兵們滿不在乎,絕大多數的趙韙軍士卒看見對手的姿態也是嗤笑連連。

但是該做的樣子還得做,前陣都督一聲大吼:“殺盡關中蠻子,複我蜀人河山!”

趙韙軍全軍吼聲雷動:“殺盡關中蠻子,複我蜀人河山!”

前陣都督:“問罪劉璋小兒,還我巴蜀安寧!”

“問罪劉璋小兒,還我巴蜀安寧!”

前陣都督:“殺!”

“殺!殺!殺!”

喊聲震天,遠在城樓上觀戰的劉璋聽到趙韙軍一陣陣的聲討,雖不至於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卻也是麵如土色,膽戰心驚。

嚴顏無視劉璋的反應,稟手請纓道:“叛軍又是分出一部兵馬往其他方向去了,想必是以為大王想伺機棄城而逃……與趙韙老賊麵對麵的廝殺就交給張任將軍了,還請大王發令,準允末將統領我蜀軍騎軍,出城擔任張任將軍的側翼,截擊叛軍其他三營的援軍!”

劉璋嘴唇蠕動了一下,卻是一時沒聽清楚說了什麼。倒是年紀不過十來歲的劉璋長子劉循望著城外發聲道:“嚴將軍,吾軍所剩騎軍不足八百,縱使派出城,怕也是無濟於事!”

嚴顏還未回聲,卻聽劉璋喃喃出聲道:“留著亦是無用矣,已經出城了兩萬多人馬,還計較這八百騎?隻望嚴將軍與張將軍,無論勝敗,留下有用之身罷!趙韙隻是想取代吾而已,他畢竟還要依靠張將軍、嚴將軍爾等英才良將來鎮守巴蜀……”

嚴顏:“為將者若不能為君王盡忠效以死命,而是隻顧個人安危得失,又怎樣配得上將軍之名?大丈夫雖不能選擇戰勝與否,但一定有選擇為戰而死的權利。苟且而活,又怎麼稱得上大丈夫?”

嚴顏一番激昂陳詞,卻是令劉璋潸然淚下。見劉璋已然不能自已,劉焉的三子,也就是劉璋的親兄長劉瑁開口道:“嚴將軍隻管去,把本公的親騎隊也帶去罷!如今能用兵者不過嚴將軍你和張將軍二人,成都與我劉氏存亡,就全托付嚴將軍和張將軍了。蜀王安危和這成都城防,就暫且交給本公和吳懿吳將軍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