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2 / 2)

程普看著戰場,一副凝重的神色。當看到己方已經是全線處於下方,終於是回首向孫權請令道:“大王,請調集我軍精銳猛士,悉數壓上中路,末將願親率五溪蠻兵充當前部,死戰不休!”

程普一開口,孫權才意識到局勢有多麼嚴重。像程普這種元勳老將,是絕不會一時衝動上腦的。況且程普還是這一仗吳軍的指揮官,沒有絕對的理由,是不會逼得程普親自請戰,沒想到這一戰竟然這麼難打,戰局這麼快就演變成了這般!

孫權身後的張昭開口了。作為吳國的丞相,這場事關吳國生死存亡的大戰,張昭作為孫吳集團內的一根極其重要的定海神針,頗有風骨亮節的選擇了陪侍在孫權身後。

“將吾軍精銳武卒壓上中路?吾軍兩個側翼要棄了麼?老夫雖然不懂武事,但我軍之長在於弓兵之射這點老夫還是知道的,五溪蠻兵雖然勇悍,但不足以替代弓兵之戰力吧?且程將軍乃一軍主將,怎可輕易上陣?將軍此番舉措言行,是否舍本逐末了?”

程普平素喜好結交士大夫,素來對張昭這種天下名士能臣是敬睦的,加上又看見孫權聞言也是麵帶猶豫不解的神色,程普隻能是費心解釋道:“吾自然知道弓兵向來乃吾軍一等一的戰力,但這一點不僅我們清楚,對麵的楚賊也是摸得通透。大王和丞相難道還未發覺麼,楚軍自此戰伊始,不論是排兵布陣還是戰術手段,處處都在針對吾軍弓手麼?”

程普這麼一點撥,孫權和張昭也都是明事理的人,尤其是孫權,當即是反應了過來,不禁出言歎道:“楚賊實在鬼祟!”

程普的判斷完全正確。楚軍的確極為重視吳軍弓手造成的威脅,於是在排列戰陣的時候,將己軍全數弓手放在左右兩翼,引得吳軍也不得不分兵兩路,如此一來便是使得吳軍在正路擺出弓兵陣齊射。而又下了血本盡出兵車衝擊中路,又迫使吳軍抽調重兵而減輕了兩翼弓兵群的防護。可謂是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戰術層次鮮明,針對性壓製性極強。

“如此情況,縱然吾軍還能勉力應戰,但拖得越久,楚賊便越能發揮其兵多將廣的優勢,則吾軍必敗矣。與其被牽著鼻子走,不如如今戰局還尚未完全鋪開,反其道而行之,悉數盡發吾軍猛士銳卒,反殺楚軍中軍,則尚有取勝之機!”

不得不說,程普的這一建言,卻是集中了他畢生的戰場智慧和經驗,端的是冒險和出奇。的確是解吳軍當下困局的最好辦法,而這邊孫權在關鍵時刻也是毫不含糊,長吸一口氣,一雙碧眼透出幽邃的深光,沉聲道:“孤王明白了,此策,孤允之!”

程普身軀一震,當即是一拜,轉身便欲點將起兵,卻聽得身後一陣聲響,卻是孫權一手扯下頭上的冕冠扔擲於地,又一把拉下身上的外服,露出早就穿在裏麵的緊身鐵甲,震聲喝向左右:“取孤戰盔與劍弓來!”

旁邊當即是跳出一人,不是別人,卻正是孫權的三弟孫翊,雖然年僅十五六歲,個頭還沒張高,但孫翊卻長得比成人還粗壯結實,也是一身全套盔甲。手上還多拿了一隻赤幘頭盔和一柄寶劍一把長弓。

俗話說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這話一點不假,自父親孫堅這一輩起,孫氏一門還從未出過懼戰之人。孫堅本就是名震天下諸侯的江東猛虎,而孫策比起父親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智勇兼備過人不負小霸王之名,而孫權和孫翊比之兩位父兄也不差多少,單論個人勇力,算得上一頭鳩虎和一頭雛虎。

孫權接過孫翊遞過來的赤幘頭盔和劍弓卻沒有立即佩戴,而是揚起寶劍朝天喝聲問道:“江東子弟,敢否為孫氏死戰一場?”

靠近的江東子弟兵們頓時熱血上湧,舉手呐喊道:“孫氏恩澤,吾等不忘,必當死戰!”

恍惚間,程普老眼一陣淚花閃過,竟然是依稀在孫權身上看到了昔日孫策的身影,但又隻是轉瞬,一切便是回到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