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欲熏心(1 / 2)

麵對張繡突然的疑問,童飛的臉也是楞了一下,貌似回憶了片刻後疑聲問道:“師兄如何知曉此事?”

還真是啊!

饒是張繡的定力今非昔比,但是在得知一名曆史奇人站在自己麵前的時候,張繡還是沒有按耐住心底的激動。

熟悉三國曆史的童鞋們都必然知道孫策與太史慈在神亭的巔峰對決,想必也對那名出言:“太史慈真猛將也!吾可助之”並拍馬助戰太史慈的小將有所印象。

三國演義雖然實質上隻是一本小說,但是其中記載的很多東西卻都是真實的。比如關於這神亭小將,在三國誌等史書中皆有所提及。當然史書中隻是說有一騎卒隨太史慈出戰孫策十三騎人馬,而到了演義中則成了一“小將”。

這也要看怎麼理解了。就比如牙門將聽起來像個將軍,但實際上這個軍職差將軍好幾個等級呢,比之一名校尉都小很多。而在軍中非將即兵,因此史書將一個小小的牙門將寫成一個騎卒也是可以的。

言歸正傳。一直以來人們關於這名隨太史慈出戰孫策的小將的討論是非常多的。而且最終討論出來的觀點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這名連名字都不為人知的小將絕非常人。

首先是膽識的問題。雖然身份地位隻是一介不入流的騎卒或牙門將,但是在孫策神亭一遊這個事件上能夠做出與太史慈一樣的反應,這直接說明了這名小將在膽識上絕不遜於太史子義!

接下來說道這名小將的武藝問題。太史慈敢於在得不到劉繇一兵一卒的支持下狙擊孫策,仗的是他弓馬嫻熟的武藝。但是這名從種種跡象看來都是自願拍馬助戰的小將依仗的是什麼呢?

這個世界所有的人其實都是有自知之明的,關鍵在於每個人對自己自量的程度不同而已。你說這名小將太過自負也行,但是自負的人往往還都是有那麼一點實力的。

而且神亭之戰的細節也值得耐人尋味。太史慈與孫策從山上打到山下,兩人連兵器都打沒了,又從馬上打到了馬下,在地麵上一番連滾帶爬的廝打,打了有一個小時多,程普和黃蓋等人才重新找到孫策。

毫無疑問的是,這名小將在太史慈決鬥小霸王的同時,以一己之力接住了程普韓當等人。至於這名小將的戰力,我們不曾得知,唯一能確定的是程普黃蓋等江東猛將最後戰勝了那名小將,並找到了孫策。但是這些事情花了相當多相當多的時間。

到這裏,神亭小將的實力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最起碼也應當是不遜於太史慈這一等級的驍將!當然其運氣明顯沒有太史慈好。好歹太史慈早年還有解北海之圍的名氣,還有劉繇這位一州刺史的老鄉,而神亭小將卻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騎卒”而已。

神亭之戰後這小將就直接銷聲匿跡了,是否戰死傷殘並無任何記載。就連張繡有一次詢問太史慈本人神亭之戰的情況,太史慈也隻回答他與那名拍馬助戰的小將隻是麵熟而已,關於神亭之戰那小將的表現卻沒有清楚的記憶。

這也怨不得太史慈。當時的太史慈可是抱著取孫策性命的一門子心思,哪有精力關注其他。

不過這世上有太多難料到的事情,就比如這次,張繡做夢都沒有想過,自己居然有一天會遇到神亭小將本人,更沒有想到的是,這人自己不但認識,而且還很熟!並且張繡與其的關係也相當微妙。

兩人把話都說到這兒了,自然清楚眼前的這一切都隻是誤會。

“收兵!”童飛朝著自己的部卒揮了下手。

那數百馬步軍令行禁止,立刻放開了盾牌,收起了兵戈。而至於太守府方向,廬江太守劉曄也終於出現,那上百名的甲士和弓弩手自然也收起了各自兵器。

“鎮東將軍安好!”

劉曄上前朝著張繡做了一揖。

“拜見鎮東大將軍!”劉曄身後的太守府衛兵齊刷刷跪拜在地。

童飛手下那些郡兵隨後也拜伏在地,高聲向張繡請罪。

張繡自然不會責怪這些廬江兵剛才刀箭相向的冒犯,說到底還是張繡的錯。閑的沒事詐稱世家門人來檢驗廬江軍是否盡忠職守,而且在城內還騎馬行走,確實有些玩過頭了。

好在張繡是個敢於承認自己過錯的好孩子。反正道個歉又不少塊肉,而且也沒聽說過哪個小孩子主動認錯還受罰。

“諸位不必如此,乃是吾一時孟浪了,驚擾了城中百姓,也勞累了大家!”

“鎮東將軍居安思危,以身犯險,我等敬佩且來不及,怎敢有所不滿?”劉曄臉色如常,拱了拱手,高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