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2 / 2)

柴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赤壁之戰時孫權親自坐鎮柴桑便能看出來其戰略地位。黃祖拿下柴桑,這意味著他掌控了長江中下遊的咽喉門戶,荊州從此可以不必太過擔心來自江東的威脅。

當然,黃祖拿下柴桑也是冒著極大的風險的。江夏軍主力離開了西陵渡江南下,意味著荊北完全向張繡軍敞開了門戶。不過黃祖更料定的是——張繡是絕不會冒不起荊州和江東兩線開戰的風險的。

事實上黃祖賭對了,張繡雖然走之前要求過紀靈和張勳擇機拿下柴桑重鎮,但是現在也隻能說一聲計劃趕不上變化了。

不過看在江夏郡水師賣力追殺江東水軍、黃祖親自領軍追在孫策軍主力背後的份上,紀靈和張勳也隻能臉上裝著笑去給黃祖送上祝賀。

一時之間,淮南軍和江夏軍之間幾乎達到了親密無間的地步。黃祖主動承擔被孫策軍殺個回馬槍的風險,紀靈則領著本部四萬淮南軍,在長江北岸跟著南岸孫策軍東行的步伐,背後策應和隨時準備支援黃祖軍。

這種態勢下,盡管孫策可以完爆紀靈和黃祖任意一人,但是此刻孫策軍卻是不敢有絲毫率軍反攻的想法。不僅是因為絕大多數江東將士救鄉心切,更是因為孫策本人沒有把握一次性解決紀靈和黃祖兩人的狼狽為奸。

畢竟江夏軍和紀靈軍合計兵馬數量遠超孫策的六萬兵馬,而且紀靈軍後麵還有隨時可以支援的張勳部四萬兵馬。孫策要是有以六萬不能久戰之士打贏十餘萬大軍的能力和把握,還不如當初直接北攻淮南,拿下淮南去和袁曹爭鼎中原呢。

於是就這麼一路憋屈的走回江東地麵,原本一個來月走完的陸路,最後居然走了將近兩個月!

好在最後黃祖攻下彭澤之後,江夏軍就不再尾隨江東軍。剩下的紀靈軍威懾性大大下降,江東軍的行軍速度大大加快,在山林多雨地帶終於走出了正常速度,還攻破了張繡統治下的丹陽郡陵陽地區,逼近了涇縣,隻要攻下丹陽前郡治宛陵城,就算回援成功了。

因為如果張繡不傻的話,肯定令一路與孫策軍隔江平行東進的紀靈軍四萬兵馬從曆陽南渡,從牛渚灘登陸加入張繡的南征大軍。

事實上,張繡也確實是這樣安排的。紀靈軍並不具備主動攻擊孫策主力的實力,之能一路眼巴巴看著孫策回師。不過到了曆陽的話,可以南渡與張繡親率的兩萬大軍會和。張繡麵對孫策率主力回師而絲毫不懼的底氣就在於此。

孫策軍現在急需做的,就是在紀靈軍南渡與張繡軍會和之前拿下宛陵城,取得一塊立足之地,也保證短期的糧草無虞。

聽說就在這幾天,那個不久前燒殺搶掠了秣陵六城的丹陽郡兵回防了宛陵城。聽說丹陽郡兵數量不少,而且丹陽兵還自詡精兵,不知道在我江東子弟兵麵前,能擋幾天呢。

對了,張繡任命的丹陽都尉聽說叫什麼祖郞,那不是以前的涇縣大帥祖郞麼,怎麼會成為張繡的走狗幫凶,還搖身一變成為了統軍過萬的一方大將。

不過再怎麼變,祖郞也擺脫不了山賊巨寇的出身和尿性。他的涇縣大帥名聲再響,也不過是一介賊寇而已,何以與討逆將軍為敵?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孫策親率的六萬江東子弟,還未與張繡交戰,卻正是先在祖郞的手下吃了一個大癟。

孫策軍打下了陵陽的戰報遞到張繡手上的時候,孫策已經揮師拿下了涇縣。再等到張繡率軍趕到丹陽郡境的時候,孫策軍已經抵達了宛陵城下。

從丹陽郡邊境趕往宛陵,還需十來日。這十餘日來每日張繡都能接到祖郞的戰報。前幾日祖郞在戰報中倒是不緩不急的,上麵也較為詳細的記載了攻城戰中己方的傷亡和對孫策軍的殲敵情況。不過從第四日開始,也許是打探到了張繡即將率軍來援的消息,祖郞在戰報中每天更多的是提到己方的傷亡情況,對於孫策軍情況卻多是一筆帶過。

終於,在第八日,祖郞連續派人送來了兩封戰報。其中一封還帶著血跡,也不知是祖郞還是孫策士卒的。其中的大意是,宛陵城最多守過今天,江東軍將多兵眾,晚間也有勇將率領部卒掠城,一天到晚輪換不停的蟻附攻城。而祖郞手下的丹陽精兵和嫡係部眾基本上已經全部趴在了宛陵城牆上,已經是再經不起任何一波大規模的攻城了。

依照祖郞的描述,宛陵城上萬守軍在江東軍眾多武將的強攻猛襲之下僅僅八天內已經傷亡過半。當然祖郞也不是沒有斬獲,不說殺傷了多少江東士卒,卻是射殺了一名孫策的親信大將徐琨。

第九日,張繡軍一整天沒有接到任何來自祖郞的例行戰報。派往宛陵的幾波斥候哨騎也是無一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