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1 / 2)

時隔數月,張繡第二次來到吳郡郡治吳縣。

第一次算是張繡對江東孫氏的“國事訪問”,屬於友好姿態。但是這第二次,卻是以極不友善的侵略者姿態兵臨吳縣城下的。

隻不過相比之前兩次大規模的攻城戰,張繡軍此次卻是一改全軍出擊多麵包圍的激進打法。此戰,張繡卻是將兩萬軍隊收縮為一點,步步為營逼近吳縣。

這是因為,吳縣已經聚集起了將近三萬兵丁。張繡在兵馬數量上已經不占任何優勢。

必須要知道的是,這三萬多兵丁其中的大部分,在半個月前還不屬於江東軍作戰序列。說簡單點,有兩萬左右的兵馬,都是吳郡各地的豪強宗族武裝!在孫策任命的吳郡太守朱治的一道征令下,不過半月時間,吳郡的大半豪強宗族武裝就聚集在了郡治吳縣。

這麼多兵勇在朱治的一聲號令下聚集在一起,自然不是給張繡在吳縣舉辦慶功宴的。都是在身家性命受到巨大威脅的時候被激起的反應。

這些宗族豪強武裝的首腦雖然還未知曉丹陽郡發生的腥風血雨,但是在對於危險的嗅覺感知方麵,卻是靈敏無比。

在張繡軍攻打江東之前,江東的統治剝削階級內就流傳著張繡在淮南實施的“暴政”。這些駭人的聽聞的親身體驗者和傳播者,正是一些有幸渡江避難江東的原淮南世家豪族。

實話說,要不是這些在張繡屠刀之下幸存下來的世家士族用他們落魄的現實親身給江東士族世家們上了一課,江東的世家豪族們是絕對不會相信這時間上竟然還會有類似於淮南張繡那樣的暴政!

宗族豪強之所以敢對當權者陽奉陰違,那是因為宗族豪強把控著基層的民心。世家士族們之所以有時候敢和官府叫板抗衡,那是因為世家士族們代表的是一個地方的聲名!

說實質一點,封建官僚和衙門不過是統治階級維持利益與平衡關係的工具而已,這個工具鋒利的一頭,更多的指向的是平民百姓。而刀把劍柄,往往是統治階級握在手裏的。哪有我拿著刀把劍柄刺向自己的道理,頂多做一做樣子。

雖然因為這個工具,產生了專門來使用它的“專業人士”——皇權與官僚。但是,皇權和官僚若是想長久,就必須明白,這個工具是誰製造出來的!地主階級們既然可以造出第一把工具,那麼也可以再重新造一把一模一樣的工具出來,再重新找一個使用它的人!

縱觀曆朝曆代,不論是哪一姓帝王,隻要是處於封建社會階段,地主階級總是得到社會財富這塊蛋糕的最大一塊。而現在反觀張繡在淮南施政的種種做法,卻是一副完全否定地主階級存在的做法!

什麼狗屁糧食計劃供給製,救濟不救濟饑民是我自己的事,是我良心好壞的問題。你可以要求我出錢糧,但是態度裏麵必須帶一個“求”字,不論你是強求還是要求還是請求,隻要帶個求字就成,都還在商量的餘地。但是你整的糧食計劃供給這一出,卻是完全不帶商量的。上門直接拿出了抄家的架勢,這可就不太好了。

好吧,我們承認你挑的是個好時候,因為各種天災人禍,我們的社會影響力大幅縮水。屁民們窮凶餓極隻認吃食不認人了,我們沒有那個膽魄在這個時候選擇反對。

踐踏我們尊嚴,特殊時期我們也就忍忍。之後你總得賠償點什麼吧,禮尚往來這是傳統。誰曾想到你不說賠償錢糧,直接撕毀了欠條憑據,趁著民心所向,搜刮出一些欺鄉霸鄰的陳年舊賬,直接開演抄家問斬!

張繡,你這完全是咬住我們不放啊!一根筋的用所有手段鐵了心要整死我們啊!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啊,你替代昏庸無能的袁術入住淮南,我們也不是不歡迎啊!為什麼要了我們的錢糧,還得寸進尺無緣無故要我們身家性命?

天下那個世家豪族不欺鄉霸鄰?隻是有文雅與粗蠻之別而已。再說欺男霸女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罪行,非得你要我們的命?

你有仇富心理?不會啊,你出身也是涼州豪族啊!

難道真是我們上輩子和你有仇?

……

這些猜測都不得而知。不過所以世家豪族都確定的是,張繡對於他們沒有任何的好感!

所以張繡征討江東之後,所有的世家豪族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和十成的力量應對。哪怕張繡對於麾下軍隊軍紀要求甚嚴,對於江東士民保持著秋毫無犯,任何將士隻要拿江東士民一針一線便處以極刑。但是世家豪族們還是從張繡的背後嗅到了危險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