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麵嚴氏是主合縱的一派,無奈一介女流,被七老八十的陳珪來呂布府邸哭喪那一場戲碼也是嚇住了,智謀如陳宮也搞不定的陳家父子,她又有何解?
但是在這裏麵我們不可否認嚴氏還是確實有智慧的,連結袁術確實會增加呂布的幸存率。另一方麵我們也會發現嚴氏的做派很像曆史上某一個著名女人,思維方麵甚至完全好像那個女人的複製版本。
那個女人在中學課本裏麵有,那就是戰國末期的趙國趙太後。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觸龍說趙太後那一章。
國母趙太後,愛自己女兒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女兒遠嫁到燕國,雖然終生不能再見,但使得將來女兒可以當上王後,過的錦衣玉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己的外孫將來成為鐵定的燕國繼承人。而今天的嚴氏對女兒的愛和執掌一國權柄冷麵柔情的趙太後如出一轍,同樣的敢於割舍懂得舍得之道。
隻有一個女兒,甚至依靠女兒的存在而地位堅固的嚴氏,卻是甘願讓女兒遠嫁,這樣的母親,不是一個慈母,但絕對是一個好母親。
所以我們最終的結論是,呂伶的親生母親嚴氏,是一個骨子裏真真正正的強勢女人,一個不摻半分假的嚴母!
有一個視若掌上明珠的慈父,卻又有一個為女兒終生考慮的嚴母,這樣環境成長的呂伶,會是怎樣一個女孩?
這裏還必須提及呂布的出身。呂布本人不是窮苦出身,而是將門出身。祖輩是鎮守邊塞的軍事主官,因而從小便習得一身武技。長大後因為勇武繼承父業,並被時任並州刺史征召到帳下。
咳咳,其實在這裏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生理常識分析一下為何成年之後的呂布生育能力連正常人都比不上呢,好歹這個時代基本每個男人都能讓自己婆娘懷上三四胎的。
不說鄉下小農觀念生得越多老了越有人養的觀念,就說諸侯這個階層,人家袁術是隻有一個兒子,但是還有好幾個女兒呢。但是你呂布人到四十還隻有二十幾歲生的一個女兒,這就說不過去了。
要知道根據民間傳說,呂布極度喜歡馬匹,五歲就能騎馬,九歲便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批馬,從此更是幹什麼都要在馬上。可以說人家呂布之所以騎戰天下無敵是因為他贏在了起跑線上。關羽張飛夠牛叉吧,但是直到張飛本人賣了自家桃園買了馬之後,劉關張三兄弟才體會到了有馬一族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說,關張二人聯手馬戰隻能打平呂布也是可以理解的。
長期騎馬使得呂布在擁有赤兔之後被冠名“飛將”之名,呂布之後再無人獲“飛將”之稱可以看到呂布本人在馭馬方麵的造詣,同樣也使得我們有據可循一探呂布生育能力低下的原因。
現代的生理常識告訴我們,長時間騎自行車會影響到某個器官的發育,從而嚴重人的生育能力。呂奉先騎的不是自行車,但是他騎的卻是比自行車更要命的——馬。
自行車好歹是平穩行駛的,隻是在人左右不斷蹬的過程中兩腿摩挲影響生育器官。騎馬這個運動不禁要在馬背左右蹬以保持平衡,而且常常雙腿夾緊馬背隨著馬上下顛簸。可以這麼說,騎馬形成的危害是騎自行車的十倍!
當然一般性的騎馬對人影響不是很大,不然草原民族是不可能繁衍下來的。但是像呂布這樣四五歲騎馬,九歲便嗜馬如命的,絕對少見,草原民族的孩子都沒這麼拚的啊。
有一句話叫做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如果是因為騎馬影響了呂布的生育能力,那麼這其中不無赤兔馬的關係。赤兔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馬這個大家都知道,渡川上山如履平地,當年呂布騎著它在崎嶇的黑山縱橫馳騁,呂布的赫赫戰功可以說大都是建立在奔走如飛的赤兔身上。但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一匹奔走如飛的暴烈寶駒,使得呂布受馬的危害更甚!
所以我們似乎可以從這方麵解釋一下呂布為何明明有生育能力,但卻相當底下的原因。終其一生隻是在二十幾歲年輕時候生下了一個女兒,之後十幾年卻是再無一絲一毫再生養的跡象。
如果上述結論真正成立的話,那麼我們不得不說一句話:成也赤兔,敗也赤兔。
咳咳,貌似又扯遠了。
說回正題,呂伶這個有著痛殤的父親,到底對呂伶本人的影響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