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呂布之女(2 / 2)

這裏還要提到張繡的水師,雖然說都是些陳年老貨破船爛鐵,但起碼不是周瑜用幾條民船就能衝破的。

為了搞定周瑜,張繡可是煞費苦心,不過最後結果也算讓張繡滿意,周瑜明確答應了最後和張繡一起返回江北的要求。

在這一段的講述裏麵,張繡對袁胤自然是把自己被十幾個丹陽山民埋伏並虐、被迫娶了杜老大二女兒的事情避而不談但是卻告知袁胤呂伶的真實身份,免得袁胤有過多的心理陰影。

不然,要是堂堂四世三公出身的袁胤袁太守,卻是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自己被一個無名少女揍得自己親兄弟都認不出來的事實。

旗開得勝拿下了周瑜的張繡開始了此次與東吳人才競爭的第二個狩獵目標——東萊太史慈!

於是從涇縣一路趕往宣城的路上,張繡毫不隱瞞自己來到丹陽郡的消息,期望能夠引起這位不世戰將的注意,然後怎麼收服太史慈張繡也都想好了。但是無奈的是,太史慈根本沒露過一麵,讓張繡滿腹壞水又憋在肚子裏麵。

無奈之下,深知時間重要性的張繡不得不放棄了主動尋找太史慈的打算,入住宣城,準備換一身行頭,然後直接進行第二個目標——奔赴吳郡與孫策會麵,見識見識小霸王的風采,更重要的是商討商討友好同盟事宜。

得知張繡打算的袁胤終於有了點正常人的反應,苦勸張繡不要以身試險,勸不動張繡又痛罵周瑜,罵周瑜誘騙張繡前去吳郡自投羅網。

對此周大都督也是百口莫辯,最後還是在張繡苦不耐其煩的解釋之下,才使得袁胤相信自己此行沒有任何危險。

張繡自然沒有任何欺騙誇大的成分,張繡此行確實不會遇到任何來自孫策方麵的危險。就勢力利益方麵而言,孫策目前實際沒有任何北渡長江攻打淮南的實力。因為渡江關鍵在於水師。目前孫策的戰略重心仍然放在對整個江南的征略與控製,以及對南方山越的抵製。所以一直以來江東的水師建設也是沒有什麼投入的。甚至就規模來說,連張繡的水師也難以戰勝。

這是因為袁術繼承了來自先揚州的水師力量,接著張繡半征服半降服了淮南,又接手了揚州水師。而當時江東因為勢力割據,各方更注重步軍對其他勢力的威懾和效用。

既然水師力量都沒有張繡一方強,加上自己的水師大都督周瑜還在張繡這兒,孫策就是想立刻發展水師也是沒多大效果的。那麼自然得先擱置北進的計劃,專心圖謀荊州,奪取荊南,全據長江以後再專心訓練水師。

而且從最關鍵的角度來說,張繡實際上和孫策沒有一絲的利益衝突。張繡目前的大敵是曹操。在曹操數十萬能征慣戰之士的虎視之下,張繡能夠在長江一線駐防兵力已經算不錯的了。因此孫策毫不擔心張繡會圖謀江東。而在張繡看來自己需要一個堅強的後方來支持他對曹操的作戰。

各方諸侯鬥士互有耳目的,孫策也收到了張繡和袁紹遠交近攻的戰略聯盟信息,因此張繡更沒理由再開第二戰線,做出威脅江東的事情。張繡需要一個沒有一絲威脅危險的後方,來騰出所有的主力軍隊,來配合袁紹打垮曹操,然後趁勢瓜分中原地盤,擴充足夠的勢力。

而孫策呢,也需要張繡充當一個墊背的角色,充當孫氏勢力集團的緩衝帶,不管北方曹袁那個勢力勝出,都保證第一時間之內江南局勢受不到衝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到時候哪怕難以反擊,但是劃江自治還是要做到的。

除了利益層麵,就說孫策本人的性格,卻是極為注重情義的。無論他的心性如何,張繡卻敢說除了孫策,整個三國找不到另外一個看重情義重於自己生死的英雄豪傑!當然在這點上就不多做贅述,因為孫策那種融入血肉之間的情義本色無時無刻沒有不體現出來。

一個把情義看重於自己性命的人,張繡自然不擔心孫策會對一個敢赴別方諸侯之地的好漢出什麼陰招。倘若孫策也是那種依靠不義不齒之舉成事的人,那麼張繡以為這世間便再也沒有所謂“光明磊落”之人。

在這種可以完全預料的狀況之下,兩方勢力之間沒有什麼根本利益衝突,而且在這個特殊時刻需要相互依存,一方的為人有那麼講義氣忠信可靠,張繡沒有理由不展現一次他的膽氣,書寫一段單騎赴江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