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1 / 2)

飛熊兵顧忌張繡安危,也相互不願拋棄同伴,張繡見狀也隻能揮手示意,讓等待在庭院之外的魁梧重甲飛熊兵出動,就地格殺虎癡許褚!

實在是不得不殺,許褚雖然虎力無雙,當屬三國一流頂尖猛將。但是在曆史上卻是曹操的鐵杆死忠,張繡雖然有想收為己用的想法,但是心底也知道許褚並非那樣靠著恩惠和禮遇就能收服的人才。所謂“親自解縛奉為上座”也隻是想著有棗沒棗打一杆,而現在的情況卻是明明白白告訴張繡,許褚不可收!

既然不能收為己用,那張繡隻能狠下心來,除掉這個禍害了。反正連可以與呂布一戰的典韋都殺了,也不在乎手裏多許褚一條命。對敵人仁慈就等於對自己殘忍,這個道理張繡還是懂的。

身披重甲手執盾斧的飛熊兵們早就等著張繡下令,這下全部衝進了庭院中。

西涼軍素來以驍勇剽悍野戰第一聞名,但是同樣也以軍紀散亂為世人所詬病。雖然張濟張繡這一對叔侄注重對麾下的管教。但是也不能徹底改變西涼軍好勇鬥狠的惡習,對此張濟張繡都保持了一定的容忍。因為西涼軍本質上是一群惡狼,凶殘暴戾是他們的天性。如果硬要他們學會溫順和絕對服從,隻能把它們變成一群看家犬。狼與犬,你要選擇哪個?

但是這一支飛熊兵,卻是完全看不到他們的散亂,至少在列隊行進時完全看不到有任何的混亂不整。絲毫沒有普通西涼軍列陣行軍時的隨意散漫,比之整齊如箭的西涼鐵騎更為嚴肅謹整。

五十名重甲飛熊兵抬著整齊如一的步伐邁進庭院,不喊口號也沒有揮舞的手勢,整個過程隻發出了精甲摩碰的“謔謔”之聲。

張繡跳下牆頭,侍衛在旁邊的李豐遞給他虎頭金槍,張繡一言不發地接過,用手輕輕摩挲著槍身一直到槍頭,也是走向許褚。

那邊許褚以亂製亂,卻隻能一時打亂使繩索的飛熊兵。如果繼續纏繞著繩子轉圈,那麼不用重甲飛熊兵上前,他自己就被自己先纏繞了好幾圈繩子。

或用腰刀劈砍,或者用臂膀撐斷繩子,甚至用牙撕扯,許褚在重甲飛熊兵們即將撲來的時候還是沒能完全弄開十幾條繩子。

張繡還沒有下最後的死命令,於是飛熊兵們也隻是舉著盾牌先從四麵包圍許褚,最前麵的圍著許褚的八名飛熊兵麵向許褚,後麵的飛熊兵則舉著盾牌挨緊前排人的後背。也不知誰發出一聲號令,所有的飛熊兵便一起朝著許褚撞過去。

在加速的過程,後麵的飛熊兵一直緊貼著前麵的飛熊兵,都邁著同樣的步伐,一起抬腿一起落腿,每跑一步的距離都相同,這使得前後排人的腿幾乎都是挨在一起跑。五十名飛熊兵就這樣互相緊緊貼著撞向許褚。

這種情況下許褚要是還呆在原地,鐵定是被四麵擠撞過來的五十名飛熊兵擠壓成肉餅。所以許褚當下也是一聲暴喝,發出了全力,撞向其中一麵。

因為飛熊兵們挨得相當緊湊,因此每一麵起碼都有二十個人的合力,每人二百多斤的重量加上百五十的鐵甲重量,這就有七千斤的重量,許褚要是能把這個撞開,那他就不能稱作虎癡了,直接稱作象癡得了。個人能耐再大,在群策之力下,也是微不足道的。

這個世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萬人斬”“千人斬”,絕大多數武將窮其一生,或許能夠做到斬千人的程度。但是那種一戰便可殺傷千人萬人的武將,這世上根本不存在!

有記載在一次戰鬥殺人數最多的,乃是西楚霸王項羽。烏江最後一戰,項羽馬戰殺敵上百,步戰更是殺數百漢兵。這是項羽在心懷死誌的狀態,並以自己身殞為代價為中華五千年曆史寫下的一個記錄!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打破的記錄!

所謂猛將,最大的作用在於斬將奪旗振奮軍心上麵,這才是猛將的定位!而不是能夠單打多少普通士卒,這不是猛將的定義,這種人充其量隻能稱作猛士而已。

於是,許褚二三百斤的重量,撞到超過七千斤的鐵壁之上,隻能響起一聲悶聲,卻是不能撞翻幾乎合為一體的數十名飛熊兵,也不能阻擋扛著鐵盾的飛熊兵們的前進。

就在兩噸重量即將全部擠壓在許褚身上,場外突然爆出一聲高喝:“停!”

那個聲音飛熊兵們熟悉無比,因此幾乎是一個瞬間,正在奮力前撲的飛熊甲士們一齊止住了腳步。

此時最前麵的鐵盾已經是挨著了許褚,四麵四個盾牌留給許褚的空間還不夠許褚轉身的。

終於下場的十餘名使繩索的飛熊兵看見張繡把手中金槍又扔還給李豐,從曹性手裏接過一把輕弓。

張繡勢力的謀主、張繡本人的長輩,西涼軍人人敬仰的賈詡一臉和氣地站在張繡旁邊,從寬袖中掏出一隻羽箭,交到張繡手上。

“文錦為何如此輕易下了定論,要是此人真是冥頑不靈之人,老夫是絕不會帶他活著回來。記住,欲收人心,攻心為上,攻身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