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2 / 2)

火油大多落在箭塔的中下端,高順一聲令下,張繡軍一部分弓箭手的注意力瞬間轉移到這些要命的箭塔上麵。紛紛取出油布包裹的火箭,點燃,朝著木製箭塔中下端施放火箭,點燃箭塔。而其他更多的弓弩手仍然對城下的填滿大軍射箭。

至於朝著箭塔的射箭口放箭?有經驗的弓箭手絕對不會這麼幹。箭口隻有兩個巴掌大,你以為隔著數十步又有濃煙礙眼能輕易射進去?

但是,有這麼一段距離,張繡軍無法用油壇投擲大量火油到箭塔上,隻能集中幾個緊要地方的箭塔點著。  於是,曹軍數十個箭塔,倒是有十來個被點著。有的箭塔的曹軍弓箭手被燒死熏死在裏麵,也有的趁火勢未大跑了出來。

終於,護城河填埋的差不多了,曹軍也有一半箭塔折了。其實在常規攻城戰,填埋壕溝護城河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慢慢一步一步來。但貌似今天曹軍是想一舉拿下蘄陽,所以不計損失,直接一鼓作氣,撤換累了的土木大軍,調整裝待陣的主力開始攻城。

首先推過護城河的還是那些箭塔。這種箭塔其實還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攻城塔!

上麵有射擊槽口,下麵卻也是中空的,可以屯放步兵。最上麵的正麵有一塊木板可以在車塔貼近城牆時放下來,搭在城頭上,作為上城的跳板。

然而攻城塔實用作用大,無奈機動性實在太差。雖然第一個被推過護城河。但第一個搭在城牆上的還是那些雲梯。  說好聽了叫雲梯,實際就是加長版的梯子而已。

大隊曹軍輕兵,舉著小盾,拿著槍矛短戈刀劍就抬著雲梯衝鋒。冒著城頭張繡軍的箭雨,死了人自有旁邊沒抬梯子的步卒補上。

越過浮橋,衝到城牆下麵,抬起梯子一頭搭在城牆上麵,然後一個接一個向上爬。這每走一步,幾乎就要掛掉一個人,但曹軍無所畏懼,以為他們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他們,屬於他們主公曹孟德!

城上的弓箭手此時也是超負荷運轉,瘋狂射殺曹軍防護較差的輕兵。至於推著撞車的曹軍則是重點照顧對象。先前是床弩射,射開跟著撞車的巨盾兵,弓弩手們就趁機一陣射殺裏麵的推車壯士。

後來撞車接近了,床弩沒法射了,沒關係,投擲火油,點火箭繼續殺傷。

不記得被張繡軍半路燒毀幾輛撞車,最後還是有一台撞車衝到了城門,巨盾手繼續半步不離地守護,精壯兵士推著滾木開始撞擊城門。

攻城塔接近城牆後,更是被重點照顧。大油壇被推下,點著,幾乎第一波上來的攻城塔都被燒散架了。

但沒關係,曹軍從後方送來的攻城塔很多,很快,第二波就推上了牆頭。

第一輛塔車貼近了城牆,上半部分一層橫放的包裹了青銅皮的擋板,使張繡軍的火油無法投到最容易燒著的中間部位。投擲火油的張繡軍士卒當即不再白費功夫,直接將注意力放在蟻附雲梯爬城的苦逼輕兵們身上。

同時滾木擂石灰瓶不要錢地朝曹軍砸下,因為隻要打退曹軍一次進攻,這些大多數又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灰瓶有裝石灰的,也有裝草木燒的灰燼。作用就是使攻城士兵不得張目。

這倒不是張繡發明的,所有的都是老祖宗們自己的智慧。

滾木擂石作用就簡單多了。看準時機順著雲梯滾下去一個滾木,直接放翻一排人。

當然爬城的曹軍也不傻,時刻關注著上麵的動向。一旦潑下火油或者滾下擂石,能轉移到釘在城牆麵的巨箭就轉移,繼續攀爬。不能就趕緊跳。

但是,如果中了灰瓶,這就沒辦法了,隻能冒著頭皮上。

終於有一個攻城塔的跳板放了下來,早就守在後麵那一層的十幾名曹軍當即就踏著跳板衝向城頭。這時候的張繡軍也不孬,弓箭手朝裏麵放一波箭,步卒直接迎上,跳上跳板直接反殺向攻城塔。

往往是兩軍十幾個剽悍銳士在十平左右大的跳板廝殺起來,不是有人從無遮無攔的木板上掉落。或一個人,或者一個抱著另外一個,摔得粉身碎骨。

到底是有弓箭手在旁邊助陣,戰場上往往是守城的步卒把曹軍反殺回攻城塔內。然後一方麵堵住通往上層的樓梯,一方麵將更上麵一層的射箭層的弓箭手屠殺殆盡。

最後,從後麵搬來油壇,順著樓梯倒下,點火,撤退回城頭。然後那攻城塔就內燃,燒至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