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淮南劉曄(2 / 2)

荊州兵占著人和地利,瞬間的爆發殺得曹軍節節敗退,幾乎又要從東南角退出去。

好歹曹軍隻是突然被打懵了這一下,迅速組織了反擊,兩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但是激烈的巷戰隻持續了半個時辰,驍勇善戰的曹軍就幹掉了至少五千荊州兵,隻是,不見其他荊州軍的影子了。

就在這時候有快馬來報:文聘親自率軍從西南角突圍跑了。

這個時候隻能派騎兵去追了,不過曹操已經不抱什麼希望了,對方算計如此周密,想必也防範著自己的騎兵。

深感鬱悶的曹操最後統計戰果,荊州兵大約在宛城撂下了一萬屍體,而曹軍也傷亡了將近一萬。

一比一啊,什麼時候和人打成這戰比?荊州,果然豪傑從出啊!

張繡得知了這個消息也是大笑一番,曹軍損失越慘重,他越高興。隻是這曹操打得不比自己慢,現在應該已經回了許昌,他必須在一個月內平定廬江,不然難免曹操對淮南生出什麼心思。

廬江郡,聽聞張繡統領八萬軍隊征廬江,廬江郡城門最近盤查很近。這又給了守城門士卒一個大好的“機遇”。

就好像今天,這一隊隻有五個人的商隊,本來是按照貨物價值抽一定比例上繳通行稅的。可是在袁術治下,要進城還要繳納本來每人一年隻繳納一次的人頭稅。另外還有林林總總一係列稅目,結算起來居然比所有貨物加起來的價值都高。

遇見這麼高的稅率,生意是沒法做的了。隻有偷偷塞給守門士卒一些好處,這些老爺兵就會全當沒看見你們進城一樣,自然不用交什麼稅。

腐敗是一個惡性循環。

當政者覺得稅收太少,錢不夠自己花,便想升高稅率。但商人們有自己的算計,一旦他們覺得稅太高掙不到錢,便會想著法子躲避這些稅。造成的結果就是稅率越高,越收不到稅;越收不到稅,當政者越提高稅率。

好在這個小商隊有如今廬江郡太守從事劉曄的帖子,才沒有被城門士卒為難。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商隊還是塞給守城士卒幾大串錢。

隻是過了城門,一個牙將模樣的軍官走了過來,詢問道:“方才那是誰家的商隊,遞了帖子還給賞錢,廬江城可沒這麼大方的人物啊?”

守門的什長回報道:“是劉從事劉大人的遠方親戚!”

劉從事,劉曄劉從事?這牙將沉思了一下,小聲令道:“劉從事為人清廉,對宗族要求甚嚴,他的親戚怎麼會行賄?你派兩個人盯一下,看他們去哪?”

還真讓這牙將猜對了,那五人根本不是劉曄的什麼遠方親戚。但這五人卻是直奔劉曄府邸,聽著手下回報一切正常,那名牙將也將這事兒拋在腦後。

劉曄府邸院子,劉曄和那五人商隊中的一中年文士相互行了一禮。中年文士後麵那四個漢子也行了一禮。

劉曄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那中年文士也是笑道:“卻不知道子揚到底是喜是憂啊,我來你這兒的事情要是被太守大人知道,那子揚可就得陪我共赴黃泉了。”

劉曄哈哈大笑道:“那可未必,我觀你身後有四壯士,門口有五匹西涼好馬,估計到時候你楊長史沒事,我得束手就擒啊!”

被稱作楊長史的文士嗬嗬一笑,不置可否,指著自己身後四人道:“沒想到子揚對這馬類還有涉獵。而且子揚一雙慧眼,還是那麼有識人之明。這四人,確實是天下不可多得的豪傑。”

劉曄聽完一愣,忽然作笑,一一點評道:“這名相貌迥異的漢子,應該是涼州羌胡人吧。看起來久經戰陣,有猛將之姿。還有這名粗黑大髯漢子,身上雖然有草莽之氣,但假以時日,成就也是不亞於這羌胡猛將的。還有這名精壯漢子,看起來也是一員得力幹將。”

“但是這一位年輕人,我在他身上似乎看出來一股英豪之氣,想必,不止豪傑那麼簡單吧。”

看著包括楊長史在內的五人皆是露出震驚之色,那楊長史回頭向那年輕人作了一揖。

“廣武將軍,我沒說錯吧,這劉子揚,精於識人之能。”

劉曄也是一愣,忽然大笑道:“想不到,這廬江城,廣武將軍已經進來了,那麼廬江郡也是旦夕可得的。”

那年輕人正是張繡,楊長史就是袁弘。劉曄口中所說的相貌迥異的是胡車兒,粗黑大髯的草莽漢子則是周倉,外表精幹的是裴元紹。

劉曄說到這兒,張繡也是主動站了出來,站直了身子,抱著拳頭一副請教的樣子:“劉從事識人之能,令人傾服。我來廬江,卻不光想見識一下先生的慧眼,更想見識先生的識世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