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在客再來將西遊記當話本子講,博了個滿堂彩,客再來每天都是滿座,畢竟話本子精彩,可以免費聽,這裏的新菜肴味道也特別,一時間客再來風頭無二,竟連杏花樓都壓下去了,尤其是趕集日,更是客似雲來,位子都不夠坐。
夏青暗自留了個心眼,先跟呂掌櫃、楊謹議定了,讓他們不要將話本子和新菜式是自己琢磨出來的事情傳出去,省得惹出麻煩,至於李力那邊,也特意囑咐了好幾遍。
酒樓起死回生,有了銀子,加上發展勢頭好,呂掌櫃趁熱打鐵,招了幾個夥計幫工,又放出要招大廚的消息,沒兩天就有廚師上門,呂掌櫃從中挑了兩個忠厚老實、手藝出眾的。
當然,他按照夏青的意思,雖然將水煮肉片、水煮魚片的做法教給了新大廚,卻沒有將花椒這種新調料告訴他們,每次都是事先悄悄做好麻辣紅油,再交給新廚師用。
酒樓漸漸上了正軌,夏青按照之前的約定,每隔一天往鎮上去一趟,說上一場書,再跟李力講一段之後的情節,讓李力第二天接著講,加上她又想了幾道宮保雞丁、口水雞、幹煸鴨塊之類的新菜,味道特別又新奇,讓酒樓如虎添翼,更是讓楊謹、呂掌櫃佩服有加。
至於夏青挑出來的夥計李力,天生是個機靈鬼,嘴皮子也厲害,很受客人歡迎,與夏青配合得天衣無縫,很合夏青的心意,有時想偷個懶,就提前跟李力多講幾章,讓他獨自撐起場子。
林氏雖然不喜歡女兒往外跑,但看到酒樓形勢好轉,女兒天天眉開眼笑,心中也甚是歡喜,加上她每天都按夏青的囑咐,吃了不少燕窩補品,臉色紅潤了很多,看起來年輕了好幾歲。
由於針線活兒傷眼睛,夏青沒讓林氏繼續做,而是托馬嬸買了三十幾隻小雞,又用劉老漢的牛車運回兩袋米糠,讓林氏喂養著打發時間。
夏青一直記得當初要報答馬嬸的事情,如今手頭寬裕了,沒忘關照馬家,讓林氏悄悄給了馬嬸二兩銀子,讓她也買些小雞養著,好貼補家用。馬嬸自是感激不盡,常讓柳葉到夏家跟夏青作伴,走動得比之前親密很多。
如今夏青每天的生活很規律,興致來時,親自在說一場書,不想說時就讓李力代替,至於剩下的時間,全用在琢磨菜式上了。
夏青心中很明白,靠說書雖然能吸引人,自己也不缺話本子,但酒樓始終是吃飯之地,隻有菜式出眾才是長久之道。
悠閑的日子沒過多久,夏青在客再來說書的事情很快就傳到桃花嶺,引起一場風波。
這天,柳葉過來找夏青,兩個小女孩兒說說笑笑,喂小雞做點針線,玩得不亦樂乎。
中午,夏青與林氏留柳葉吃飯,柳葉性子爽利,加上知道夏家舍得花錢,吃得比自己家好得多,立刻笑著應了。
午飯是夏青做的,因如今常去鎮上,買東西很方便,呂掌櫃又時常給些雞鴨魚肉,因此菜很豐盛,有水煮魚片、黎蒿肉絲和一大罐雞湯。
三人團團坐下,正要吃時,突然聽到有人在拍院門,都有些驚詫。
林氏放下筷子,皺眉道:“這個時候,有誰會來呢?難道是馬嫂子?”一麵說,一麵站起身來。
夏青也有些好奇,因自己家住得偏僻,平時少有人過來,便讓柳葉繼續吃飯,自己陪著林氏去開門。
不想一開院門,竟見曾氏、王氏妯娌站在門口,兩人眉眼帶笑,態度竟是前所未有的和氣。
曾氏手裏挽著個破竹籃,裏麵放著一把幹蔫蔫的菜,笑嘻嘻地道:“喲,你們母女都在家呢,我還擔心你們去鎮上了,那就遇不上了。”
林氏見是她們,哪裏有好臉色,冷笑著道:“你們來這裏做什麼,別是走錯門了吧?”
夏青冷冷道:“娘跟她們說什麼話,白費口舌,直接關門得了。”說著,便走上前來,伸手準備關院門。
曾氏“咦”了一聲,忙伸手將院門抵住,依舊笑嘻嘻地道:“長輩上門,小姑娘說話別那麼衝。”
夏青別過臉,冷笑不語,林氏也不為所動,皺著眉道:“早就說過互不相幹,你們還是走吧。”
曾氏雖然臉皮厚,但被這般冷淡對待,也覺得有些尷尬,動了動唇沒有說話,卻暗自掐了王氏一把,示意她開口幫腔。
王氏無可奈何,隻得笑向林氏道:“嫂子,在這裏說話不太好,不如讓我們進去坐一坐,大家慢慢說,好不好?”
林氏冷笑著正要拒絕,曾氏卻忙搶著道:“正是這話呢,進去再說。”說著,伸手將門猛地一推,抬腳就進了院子,又招呼王氏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