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知遇之恩(2 / 2)

所謂的史書不能在鬼扯談,至少是隱瞞了上官婉兒上位最重要的緣由。就和吹捧比爾蓋茨,隻吹他輟學,吹他的才華,不提他那個當IB高管的母親,就是一碗廉價的職場雞湯,純扯談!

在楊耀看來,上官婉兒靠著正常途徑一飛衝的可能幾乎為零,她的上位之路,必然還有高人在背後推動,脫口而出道,“昭儀,莫非你所謂的重大轉折是廢太子?”

上官婉兒緩緩的點了點頭,繼續道,“是,就是前太子李賢。在臣十一歲那年,李賢也剛剛當上了太子。因宮裏傳出他並非太後親生的傳聞,他和太後的關係是非常緊張,兩人之間的權力爭鬥更是到了白熱化的階段。李賢就想到了一個法子,在太後的政敵之後中,挑選一個容貌出眾,才華橫溢的宮女去接近太後,然後向他傳遞來自太後的第一手情報。”

“所以李賢就選中了臣,太後的政敵,上官儀的後人。通過李賢不斷的包裝,推動,將臣送到了太後前,終於博得了太後的信任,委以重任。”

楊耀聽了是深噓口氣,暗想,這麼一解釋一切就合理,順理成章了!隻有身為太子的李賢才有這麼大的能量,在宮裏暗箱操作,推動,大肆的宣傳上官婉兒國色香,才華橫溢的名聲。若是沒有李賢這個太子的推動,上官婉兒再有才華,也到不了虎媽身邊。而對上官婉兒最開始的定位就是李賢的間諜,而不是什麼才女。

這,才是現實競爭的殘酷。史書的記載,顯然太過春秋筆法。

上官婉兒雙眸滲出了些些淚花兒,柔聲道,“聖上,若沒有前太子李賢,就沒有臣的今日,前太子對臣真的有知遇之恩。臣不否認,曾經深深的傾慕過前太子,甚至還憧憬過與他在一起。但在臣的心中,對前太子從來是感激大於傾慕。”

“臣請求聖上釋放前太子,就是為了報前太子的知遇之恩。如姬為了報信陵君大恩,冒著生命危險偷取了虎符,終於成就信陵君竊符救趙的英名。臣,雖然不如如姬的貞烈,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前太子就這麼沒命了,是麼!”

自從李賢被廢了太子之位,關押在巴州以來,這些傾述埋藏在她心兒裏已有四年。在太後身邊之時,她無論如何也不敢述諸於口。今日總算是向皇帝楊耀傾述了心思,隻覺胸口的巨石陡然的落下,淚水也劃過了粉臉兒,“無論聖上,信或是不信,答應或是不答應,這就是臣的心裏話兒。”

楊耀聽了她的傾述,這還是上官婉兒第一次吐露她的過往和心思,至少,她已將楊耀當成了感情上最親近的人。

對上官婉兒,楊耀已是怒火盡去,也能理解她的左右為難。她寧可冒著得罪皇帝的風險,也要提出這個報恩的條件,證明她真的是品行高潔。

至於廢太子李賢,楊耀則沒什麼可的。上官婉兒越是替他求情,楊耀就越想解決了他,甚至還生出些些的殺機。不鏟除了這個素有所謂的賢名,也不知是不是他同父同母,連麵都沒見過的兄弟,於公於私都是一個大的後患。

等朕解決了關中名門的當務之急,就輪到廢太子李賢了!

楊耀迎上上官婉兒期盼的目光,也不忍心謊騙她,隻是淡淡的一笑,“昭儀,今夜就到此為止吧!容朕再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