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輕敵(1 / 2)

論弓仁默不作聲的觀察了一會眼前的大唐皇帝,看楊耀的言行舉止,一口一口吐蕃蠻子,又是喊打喊殺,對吐蕃算是強硬到了極點。

父親論欽陵令他前來麵見大唐的皇帝、太後,以便判斷和誰人談判,對吐蕃更為有利。大唐的太後論弓仁沒見到,無從判斷態度。至少這個傳聞是傀儡加昏君的大唐皇帝,必然是吐蕃的敵人無疑。

論弓仁冷冷的盯著大唐皇帝楊耀,既不行禮也不見畏懼之色,“原來是大唐皇帝到了,吧!這一場怎麼比?”

這個論弓仁看起來既野性又霸道,想必也不是虛張聲勢,楊耀口中雖然輕視吐蕃,一口一個大唐必勝,但這是戰略上藐視敵人。但製定戰術時,卻不敢有絲毫的輕視。

楊耀望了望薛訥、薛楚玉兩兄弟,這些日子他對兩兄弟還是有幾分了解的。薛訥擅長治軍,也得了父親薛仁貴箭術上百步穿楊的真傳,但薛訥還是太沉穩了,不見一絲的狼性,這種性子適合箭術的比賽。到刀槍爭雄,無論氣勢,還是勇氣還差了一截,或許還不如敢殺敢拚的薛楚玉。

楊耀根據薛家兩兄弟的特長,和論弓仁約戰,“論弓仁,既然你誇下海口,無論刀槍,箭術都可以比試。朕就派人與你比試兩場,一場比刀槍,一場比箭術!”

到武藝,論弓仁是沒有金剛鑽,哪裏敢攬瓷器活?他自幼隨父親修習弓馬、武技,又是生的蠻力,乃是吐蕃數一數二的猛將。當年他十六歲第一次上戰場,就是青海湖之戰,活捉了唐軍的副統帥,大將軍王孝傑。眼下,他豈會將區區薛家兄弟放在眼裏?!

論弓仁爽快的答應了楊耀的兩場比試,揮著刀鞘,擱在肩頭,笑了笑道,“大唐皇帝,單是比武沒有彩頭,那也太過無趣。不如,我們再加些賭注!”

向皇帝討要賭注,乃是大不敬罪。楊耀也懶得和這個不知禮義,王法的吐蕃蠻子計較,失笑道,“論弓仁,你想要什麼賭注?”

“我的賭注是這一柄波斯第一巧匠末術兒親手打造的波斯寶刀!我輸了,這,就是皇帝你的。”

論弓仁揚了揚手中的寶刀,彎刀出鞘,刀身上一排排精致的紋理,透著令人心寒的寒氣。薛訥、薛楚玉兄弟對兵刃是熟識在胸,論弓仁的這一柄彎刀確實不是吐蕃軍隊習慣使用的藏刀,而是波斯的最優質寶刀。

楊耀知道所謂的波斯寶刀,就是大馬士革鋼刀,和唐刀並列為冷兵器時期的兩大名刀,反問道,“那你想什麼賭注?”

論弓仁指著站在楊耀身後的團兒,大笑道,“若我勝了,這個妞兒就是我的!”

波斯寶刀在唐朝相當的受歡迎,尋常的波斯寶刀,市場價格至少可以買賣五、六個女人。況且論弓仁的這一把乃是波斯第一工匠親手打造的寶刀,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論弓仁願意用寶刀來賭團兒一個宮女,算是虧到了姥姥家。

但,用團兒來當賭注,楊耀還是相當的排斥,更舍不得。

團兒突然走到薛楚玉的身邊,以稚嫩柔和的聲兒問道,“薛將軍,你有信心?!”

薛楚玉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之前與論弓仁過了一招,他是蓄力一擊,而論弓仁是被動應戰。他卻沒占到半點便宜,甚至還落在下風,論氣力,確實不如論弓仁。

所謂一力壓十巧,大家都是軍人出身,也沒誰練過獨孤九劍,蓋世武功,比拚的主要就是氣力大。

再加上論弓仁的寶刀更是鋒利異常,無論是做工,還是質地,顯然勝過了薛楚玉的唐刀。

薛楚玉自知取勝的概率不到三成,但在皇帝、美人麵前哪裏肯服軟?大不了和論弓仁同歸於盡,也不能當了這個縮頭烏龜,忙拍了拍胸口道,“團兒,我,必勝!”

團兒點了點頭,又半跪在楊耀身前,“皇帝叔叔,奴婢願當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