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蒙皇帝賞賜這個團兒回去當老婆不過,這個團兒是侍奉皇帝的女人,不定早就被皇帝寵幸了,給他一萬個膽子,他也不敢開口啊!
楊耀將薛楚玉偷瞧團兒的眼神看在眼裏,男人的心思,他當然一看就明白。但楊耀暫時還不想接這個話,因他也舍不得賞了團兒這個姿色上品的精靈,想收到龍榻之上也!
還是等薛楚玉立功後再吧!
叛亂平定了,接下來就是如何懲治被俘虜的三千餘民夫。參與叛亂的五千民夫,除了趁亂逃跑的七、八百人,餘者被分成三類,看押在驪山之下。
楊耀在龍武軍的護衛中下了驪山,開始分類處治這些叛軍。
煽動叛亂,甚至在宣讀了皇帝的詔書,解釋清楚了來龍去脈後,還敢砍殺無辜民夫,脅迫民夫繼續叛亂,甚至前來衝擊山門的,就是典型的惡徒刁民。這波人除了當場戰死的,還投降了一、兩百人,必須得到嚴酷的懲戒,否則,誰都敢來摸一把皇帝的屁股,那還得了?
楊耀想都不想,立刻下令薛楚玉,將這一、兩百窮凶極惡的刁民全部當場五馬分屍,一個不留!
以唐律,叛亂要連坐九族。這些凶惡成性的惡徒,估計平日裏家人也是避而遠之,更是不知情的。若將家人也牽連進來,打擊麵實在太廣。楊耀也沒必要再去為難這些惡徒的家人,直接下詔罪隻本人,餘者通通赦免了。
第二波就是被脅迫之後,又舉起武器開始衝擊行宮的,有兩千人之多,再加上隨行的家眷,至少在四、五千人。
這些人論罪也是死罪,該當誅殺。但楊耀一望而去,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大片,哭喊求饒聲兒響徹雲霄。
楊耀在眾人前來回踱著步,終於還是找來了王德,附耳低語交代了兩句。
王德找來了十個大嗓門的宦人,當眾大道,“爾等本是絞刑死罪,但聖上仁心,特許爾等戴罪立功。這一次叛亂,首惡者,乃金吾衛大將軍武三思、中郎將武懿宗,三千金吾衛乃是附逆。爾等隻要識時務,倒戈相向叛亂的金吾衛,不僅赦免爾等死罪,事後還論功行賞!”
經過家眷的一再解釋,還有皇帝一再下詔書聲明,大部分參與叛亂的民夫已醒悟過來。真正強抓壯丁,虐待他們的並不是當今的大唐皇帝,而是假傳聖旨的金吾衛。
他們真正的敵人,是武三思、是武懿宗,是金吾衛!
眼下皇帝開出的條件是倒戈反殺金吾衛,對他們來,乃是一舉三得的美事一樁。既能出一口惡氣,又能免罪,事後還能受賞,何樂而不為?
眾人是齊齊磕頭,高喊著願效死命,倒戈攻打金吾衛。
再餘下一波人有兩、三千人,就是名副其實的良善之民,也及時放下了武器,接受招降。
對這麼一波人,楊耀爽快大度的將他們全赦免了。願意和家人一同回家的,立刻就能離開。願意留下給皇帝賣命的,就一同參與反擊金吾衛的隊伍。
經過一整日的清點,薛楚玉、薛紹拿出了最終清點的結果,願意接受皇帝改編,參與攻打金吾衛的民夫有三千五百。
楊耀審閱了薛楚玉、薛紹交上來的結果非常滿意,有這麼多願接受改編,倒戈反擊的民夫,再加上戰無不勝的龍武軍。
這一次,武三思、武懿宗、金吾衛是在劫難逃!
自進了關中,楊耀被武三思一直壓得喘不過氣來,如今,反擊的時候終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