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聚集武安郡(1 / 2)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安平縣雞飛狗跳,熱鬧非凡。等到所有十歲到十六歲的少年登記集合完畢,形成了烏烏泱泱上千人的隊伍,安平縣首便組織衛隊帶著這群少年奔赴武安郡。

從安平縣到武安郡的路程足足有六百多裏,騎乘普通的快馬也需要近一天的時間,這群平民子弟又能有幾個精通騎術的?更何況上千匹快馬也不容易搞到。

所以安平縣首安排了數十輛大車,都是從大型商隊租用的貨車,雖然乘坐起來比不上專門的箱車,但是勝在拉乘的人數不少。

每輛車由六匹健馬拉載,上麵可乘坐八十名少年,一共用了二十三輛馬車,形成了一排浩浩蕩蕩的車隊。

加上安平縣首派遣的兩個百人中隊城衛軍,兩千多人的隊伍,一路上緊趕慢趕也足足用了三天的時間才趕到武安郡,所幸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山賊劫匪什麼的。

雖然兩百人護衛兩千人,還是兩千少年,從這點上來看護衛隊的人數確實有些稍稍顯得少了些。但是這兩百人可是正兒八百的軍人,精銳程度遠非一般的商隊護衛能與之相比較的。

自從東原大陸從最開始的數百個小國割據的狀態,演變成三大帝國並起,之後數千年的時間一直保持著三足鼎立之勢。

由於天元帝國和靈動帝國一向不和,但是又由於魔霸帝國的存在而彼此克製。三大帝國互相忌憚而又相互依存,三個帝國的皇室這數千年來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昏君或雄主,因此三大帝國誰也奈何不了誰,並沒機會爆發什麼大規模戰事。

雖然大規模的戰事不可能,也不允許出現,但是天元帝國和靈動帝國之間的小規模摩擦卻從未間斷。

而兩大帝國之間的小摩擦到了兩國交界之地,基本上就演變成了赤裸裸的軍事行動。反正是小戰不斷,大戰不敢。

畢竟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人若是太平久了就會失去進取之心,而一群沒有進取之心隻圖享受的人組成的帝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而像天元帝國和靈動帝國這樣的小規模交戰,既不會引發什麼實質性的後果,同時又可以促進兩國的軍事水平,更能警示世人,提升武者的動力,一舉多得。

武安郡毗鄰天門郡,天門郡有一天門關,乃是天元帝國的邊疆最西之地。

在天門關東有一峽穀,東西長約百裏,名為葬魂穀。葬魂穀兩側山壁不高,而且並不陡峭,甚至坡度略緩,並不是多麼險峻的地勢。但是天元帝國和靈動帝國不約而同的在峽穀各自的穀口之地建立邊關雄城,派遣大將鎮守,城中軍隊和強者更是不計其數,因為這個峽穀乃是兩國唯一相通之地。

天元帝國和靈動帝國之間,被兩座巨大綿長的山脈隔開,兩國邊界北麵是整個東原大陸最危險的萬獸山脈。萬獸山脈雖然海拔不高,但是山中叢林密布,蠻獸靈獸不計其數,甚至據傳連神獸都有不少。

而靠近天元、靈動兩國交界北段的就是萬獸山脈的尾端。

與萬獸山脈尾端遙相對應的,就是鐵杉嶺。鐵杉嶺並不寬廣,卻頗為狹長,因其嶺中盛產鐵杉樹而聞名。

鐵杉嶺中雖然也有不少蠻獸靈獸,但是危險性比起萬獸山脈,卻是遠遠不及。鐵杉嶺地勢由北向南延伸,卻在靠近魔霸帝國的時候詭異的分成兩股,扭成“人”字形,正好將整個魔霸帝國邊界包圍進去,使得魔霸帝國與天元靈動二國完全隔開。

天元帝國在葬魂穀口三百裏處建有一邊關,名曰天門關,名副其實,乃是天元帝國的門戶所在。城中駐軍十萬,將軍乃是天元帝國驍勇公王璿恩。

由於天門關靠近萬獸山脈和鐵杉嶺,也是整個帝國最大的材料產地,各種靈獸和蠻獸的的靈晶靈肉,皮毛血液,爪牙堅骨九cd是出自天門關旁的萬獸山脈。

還有鐵杉嶺的鐵杉樹,硬度堪比精鐵,而又不失柔韌性,輕盈堅固柔軟,是上好的弓胎和槍棒之類的武器原材料。

雖然不是頂尖一類,但是勝在數量巨大,所以整個天門關之中,除了駐守的士兵之外,最多就是來往的商販以及各種大小規模的獵獸小隊和傭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