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前兩天剛好跟國內朋友討論起中美文化差異,該朋友問到:“美國人是不是都要冷漠一點,不像中國人這麼講人情味,你的和我的都分得很清楚?”
確實,在涉及到個人利益問題上,美國人都會一板一眼分得比較清楚,史蒂芬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為這套光碟相對比較貴,得知他們買到後就有人找他們希望能借碟片去拷貝一下?……?別吃驚,在美國這樣講究版權的國家這樣的事情也是存在的,因為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非法複製來進行商業用途還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這位借碟片的朋友沒有料到的是,史蒂芬竟然拒絕了。
個中原因就是史蒂芬認為:“為什麼我花了這麼多錢買的碟片,你就可以無償享用呢?理論上說,你和我是不是應該共同承擔這個開銷呢?但我又無法給你定價收費,所以我們還是不要為這事糾結了。”
這件事大家都表達了讚同,畢竟換成任何人都會覺得不公平。這事如果換成中國人肯定很難理解,不過我反倒喜歡這樣的相處模式,我不欠你人情,你也不必記掛著我的恩德,不必像我們父母親那輩一樣,到現在還留著一本人情簿,總想著哪家人今天送的禮改天能送回去,哪次欠的某個情要什麼時候才能還。
好吧,又扯遠了,言歸正傳。
在史蒂芬和喬伊的揣兜下,我也加入了一個健身俱樂部,開始了每周兩次上健身房的日子。
起初加入的是一個叫?24?hour?fitness?的連鎖俱樂部,顧名思義就是一天?24?小時都開著的健身房,雖然我對淩晨到早上五六點間是否會有人去健身表示懷疑,但不得不說這種全天候開放的健身場所還是十分便利。
離單位近的這間設施比較簡單,所以我每次基本上就是去跑步機上跑四五十分鍾就算完事。也在這裏碰到了很多單位的同事,不過我眼神不是特別好,而且那些平常道貌盎然的工程師們突然換成運動短褲短袖帶著頭箍的樣子還真的跟平常差別很大,所以常常是回單位後某人跟我提起:“Hey?Yan,我們去同一家健身房呀!昨天跟你打招呼看見我了沒?”
為了避免類似的尷尬,也聽從了大衛的“免得他們不在場沒人保護我”的建議,後來換成跟喬伊同一家健身房。不過這人真的是到哪裏也不忘發揚他搞笑的作風,每次都把跑步機速度調到超級快,在整個場所一片有節奏的跑動頻率中,就他那邊蹭蹭蹭蹬地老快,跑完十幾二十分鍾就把自己累得跟個狗似的,一邊大喘氣一邊朝我吐舌頭,每次都能讓我笑得快岔氣。後來被我嚴格禁止他跟我同一個時間跑步,情況才稍有改善。
又後來入秋有一段時間,史蒂芬在旁邊一個小學找到一個開放式的小操場,有非正式的跑道,而且正好在山上,視野開闊風景也好,我們就相約一起去山上鍛煉。
喬伊這家夥那段時間剛好聽從查克建議開始跳繩,沒錯,就是跳繩,據說是鍛煉腿部和手臂肌肉的比較溫和的方式。當然這家夥就跳個繩也不肯老實,每次我們跑過他附近的時候,他要不就咬緊牙齒,一副拚了命的樣子以瘋狂的速度開始跳,要不就開始跳很花哨地左右手交叉,或者跳一次甩兩次繩那種,總之就是拚命裝出一副超牛氣的樣子。
我們有時候故意假心假意地做讚許狀,或者索性停下來看他能死撐多久,就看著他累到有氣無力或者被繩子絆倒作罷,然後我們就故意搖頭做失望狀離開。然後喬伊就會配合地趴在草地上做呼天搶地狀,或者伸出手戀戀不舍地看著遠去的我們,總能讓意誌不堅定如我者,跑出去不遠就會笑到沒有辦法繼續。而隻要看到我們有人停下來,喬伊就會立馬回複精神,一骨碌爬起來繼續他的搞笑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