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單位的?9/80?工作製,理論上是可以選擇周一到周五任何一天不上班,但大家一般都選的是周五。當然也有標新立異如緬甸哥,選的是周一,人家還振振有詞地遊說我說:“周五來上班本來就氣氛輕鬆,跟休息也差不多,倒不如周一,一般任務都挺重,周一休息才更賺呢!”真應了一句話……太精明、沒朋友!
為了保證機關的正常運行,老板們必須保證每周五都有一半的人在上班。其他人大多比較隨意,隻有我們這些要趕在同一天休假的人才比較關注到底休的是哪個周五。好在我們幾個人都在不同的組,基本隻要搶占了先機,還是能順意的。所以政令一下來大衛就督促我們早早地交了表格,還一再核實每個人填的日期是否相同。
在“操心帝”大衛的各種努力中,大家終於如願地選到了同一個周五休息,變成了每隔一周就有三天長周末的人。因為各自的家屬基本上都屬於正常工作製,我的“殺友”們也都要上學,不用上班的周五成了我們這群人定期活動的時候。
下麵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周五的重頭戲……體能與智慧的結合的尋寶遊戲。
所謂“尋寶?(geocaching)”?其實一種基於?GPS?衛星定位的遊戲,分為?“城市尋寶”?和?“郊野尋寶”?兩類。有一個專門的網站,顯示全球所有“寶藏”的位置,在網站上注冊就能下載關於目的地的“寶藏”分布坐標,然後根據手持?GPS?指示找到“寶藏”的大致位置。民用?GPS?大概在十米範圍之內,所以到達附近以後就要靠眼力、體力和智慧搜索“寶盒”的所在地。
“寶盒”是一個密封性能較好的盒子,通常漆成迷彩、綠色或者跟環境相似的顏色,藏在任何你可能或者不能想到的地方。裏麵一般有一個“英雄薄”和一些小紀念品,成功找到“寶藏”的人都可以在這個“英雄薄”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見到有喜歡的小紀念品可以拿走,當然原則一般是拿走一樣就留下一樣,保證遊戲的可持續性。大衛熱衷於收集徽章,他的登山包上掛得琳琅滿目,很多都是之前聞所未聞的一些組織。
“城市尋寶”大多需要在樹叢、雕塑縫隙這些地方各種扒拉,常常會引來旁邊路人側目和流浪漢們的注意,所以我們比較傾向的是“郊野尋寶”。
當然即便是“郊野尋寶”,也偶爾旁邊會有其它登山者經過,而“尋寶遊戲”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能被非遊戲玩家發現目標,以保護“寶藏”安全。所以我們常常會一邊進行地毯式搜索,一邊密切關注著周圍的動向,遇到探尋的眼光時,就會偽裝成植物學家,瞪著一顆小草做研究狀,或者扮作地質工作者,裝作跟彼此討論土層結構、土壤成分什麼的。當然等人走遠了以後,又免不了要相互嘲笑一下演技,指出破綻之處。
除開找到“寶藏”本身,也有一些其它的額外收獲,比如有一次喬伊撿到一叢枯掉的矮枝,後來修飾了一下擺在家裏當藝術品,頗像模像樣。還有一次我在路上撿了一根樹幹,大衛覺得長短粗細合適,回去以後在自己的小作坊裏對其進行了刨光、上蠟、藝術加工等過程,變成了一根登山仗送給我。後來我們在一家小店看到類似的工藝品售價三四十美金,還遠沒大衛做得精致,一時間讓這人無比得意,我隻好乖乖地請他吃飯做為酬謝。
其實?hiking?(登山)本身也是樂趣無窮。有時候突然會有人提議賽跑,幾個人突然就像瘋子一樣,撒著膀子在黃土地上飛奔,讓旁邊偶爾出現的人退避三舍。南加的雨季很短,大部分時間地上都是幹幹的,我們去的一些地方,走得快一點就能揚起塵土來。這麼一群人在黃沙中飛奔,其實是件會讓旁人惱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