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你好,新生活(1 / 2)

我和羅拉都是生活隨性的人,所以我兩的“同居”生活過得非常和諧。

我因為上班時間早,生活非常規律,一般十點左右就會睡覺。而羅拉是夜貓子,每天都要忙得兩三點甚至通宵。不過她從來是我關燈以後就自動進入消音模式,不管正在做什麼,都會一股腦把所有東西搬進臥室裏繼續。搞笑的是有次我半夜起來,迷糊間看到冰箱的門開著,一個身影正貓著腰輕手輕腳在廚房翻東西,慌亂中開燈一看,才發現是半夜肚子餓出來找東西吃的羅拉,因為怕開燈影響我,一直就著冰箱的燈在摸索著。

我兩的“晚餐共享計劃”也進行得很順利,我時間比較充裕,通常下班回家就開始做飯,一般做兩人份,如果她在飯點回來了我們就一起吃。沒回來我就把多餘的那份放在冰箱裏,她有時候晚上回來直接熱了吃。

而她隻要有空就會窩在家裏做大餐,一次做很大一鍋的那種。打碎成泥的西紅柿、青紅椒、洋蔥醬裏麵,煮上大塊大塊的豬肉、牛肉、或者雞肉,典型的尼日利亞風味。她隻要做這個菜,通常那兩三天我們都不用做飯,每次回家直接煮點飯,從大鍋裏撈一堆肉,再澆上兩勺醬就能美美地飽餐一頓。據說尼日利亞任何一個家裏都常年備著這道菜,就著麵餅或米飯,隨時都可以開飯。

有時候周末我們兩人都懶,就會一起做比些如麵包餡餅這樣的簡單吃食,就是把芝士、火腿、辣椒絲什麼夾在麵包裏,上麵再打一個生雞蛋,放進做華夫餅的爐子裏烤一烤,就是一道簡單美食。

羅拉對我做的任何食物都愛不釋手,唯一例外的是中國麵條。我第一次做麵條的時候,羅拉非常好奇,老早就坐在餐桌旁邊等著開飯。可是嚐了一口我就從她臉上的表情看出來她並不喜歡,“你知道這個嚐起來像什麼嗎?就像是放在水裏泡濕了的麵包!真的不習慣這種吃法。”羅拉很難為情地說。

我想了想泡了水的麵包,也覺得肯定好吃不到哪裏去。不過眼前的麵條,還是可以接受的。看來從小養成起來的飲食習慣,對後天口味還是很有影響的。所以我一般隻有周末中午的時候才煮麵條,這樣羅拉也不用忍受“泡濕的麵包”了!

當然是人總會有缺點,羅拉的缺點就是不怎麼愛打掃,也許是怕我看見她房間的亂,她每次回房都隻開一條小縫自己擠進去,我去找她,她也從來是特地穿了衣服出來,在房間門口跟我說話。

隻是有一次我回家,她房間的門大開著,不知道是被風吹了還是忘記關了,我才看到裏麵堆積如山的衣服,地上、床上到處都是,幾乎沒有落腳之處。隱約可以看見必勝客外賣的盒子、麥當勞的飲料紙杯等亂七八糟地堆在床頭的櫃子上。

那天羅拉到家的時候我正在廚房做飯,她第一反應是趕緊去關了房門,然後再回門口脫了鞋進屋。隨後她又不好意思地進房間整理了半天,收了一大堆的垃圾出來,又來來回回搬了好幾趟衣服去洗衣房,才算消停了。

不過我這個人也挺隨意,別人選擇怎麼樣的生活模式是他們的自由,我也不喜歡妄加指責,所以對羅拉這樣可能一個月才清理一次的行為,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從整體上說,羅拉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室友,我在加州第一年的生活也因為她的緣故,看到了美國社會的很多不同的層麵。但生活就像一場旅行,有的時候,再適合的旅伴也隻能陪你走適合一起走的那段。如果兩個人是去向不同的目的地,到站了,自然會有分道揚鑣的時候。

我一年租約快到期的時候,正是單位恢複?9/80?工作製的時候。所謂?9/80,是相對於?5/40?……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時,一周共?40?小時?……?的一種靈活工作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你可以選擇每天工作?9?小時,隔一周多休息一天,每兩周總工作時間為?80?小時即可。

我起初對每天要多工作一個小時還有點抗拒,但經不住大衛、史蒂芬他們勸,就跟他們一夥人選了同一天休息,為將來的周末集體“腐敗活動”做準備。

後來何加凱來看我,見我空閑時間實在太多,就聯係了在隔壁城市大學讀博的本科同學一起玩。如果說之前跟旁邊大學的本科生多少存在些溝通障礙的話,在河濱大學我突然有種找到了組織的感覺。

跟之前在休城一樣,新認識的這群朋友大多是來美讀博的學生,基本都是物理、化學、電子這樣的專業,單純、團結、善良,每周都有定期的活動。那段時間我每周五晚都會過去跟他們玩三國殺,常常是一群七八個人,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一晚上就過去了。但每次來去都有半個小時的車程不說,每次晚上回家都會有停車的麻煩。

我們公寓裏車位有限,給每戶隻分配了一個帶編碼的固定車位,剩下有十幾個空餘車位屬於先到先得型。固定車位我跟羅拉每月一次輪換著用,因為之前通常回家較早,也不會有太大的困擾。但現在這樣淩晨回家,常常隻能停在外麵,走老遠的夜路回家,非常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