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舊事一記(1 / 2)

餘釧原是書香小戶家的女兒,嫁了個落魄的書生。

不想那書生到出息,不久便考取了功名,撈了個地方的小官兒做,小夫妻之間倒也舉案齊眉,和和美美。

那書生姓鄭名涵,去年殿試及第,剛提了六品的翰林院編修。

初到京都任職,攜了妻妾族人一大批,官場內也自有認識的人,少不了要一翻幫襯。

今兒就是幾個小府的夫人小姐專召了餘釧出來吃茶置衣,也和她叨叨永寧城的人事兒風趣,便她早些適應。這餘釧也不懼生,每逢不懂好奇之處便問,怕是日後落了夫君的麵子,一夥兒的倒也處的熱熱鬧鬧的。

又是裁衣遊湖,又是挑珠贖玉。逛了數個時辰,本都是嬌養在府閣裏的夫人小姐們,自是累的不行了。便挑了處熱鬧的茶樓,想著吃吃茶點歇歇身子。

茶樓裏有說書的老先生,講的正是一出《七分天下》。老掉牙的折子了,不止京都有。這先生估計也是一輩子講熟了,抑揚頓挫不一不精無一不巧,竟讓人生出又想聽一遍的興致。

前朝稱——霽,從平定,到興盛,再到亡國,共五百餘年。

大霽末朝朝政混亂,昏君殘暴,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兵變,不久便亡了。霽國四分五裂各自為政,分七國,現已近兩百年了。

除了鳳詣,還有大宛、遙、雲秦、遼南、後霽、臨湟六國分別位於鳳詣之周。

鳳詣居中,號麟,故又稱大麟。已任六朝天子。雖不是國土最廣,倒也不小了。

麟乃霽地最資源豐厚,氣候宜人之地,自來主張休養生息,數朝皇帝多勤政,忠厚仁恕又為政精明,自然富足昌盛,繁華非常。

鳳詣國的國都為前朝遺都,曆史悠久。前霽與鳳詣兩朝,算下來也有六七百年的的曆史了。史稱定安,現作永寧城,乃大麟的經濟、文化,政治命脈之地。

國泰民安時,京都自然更是奢靡一些。

永寧生活著千萬人口,其間樓閣林立,奇珍無數,又引浮龍江水入城於翎山下作九鏡巨湖,畫舫花舟鍾鼓舞樂,一派靡靡之富貴的景像。

幾人出來尋熱鬧,自是坐在二樓的外堂茶座,倚著欄杆正能看見一樓的大廳。

餘釧聽得起興,忽而看見一女子。穿著身樣式略簡,但衣料極好的襦裙,身後還跟著個同樣裝束更年少些的。

匆匆的進來,便有小二迎上去,女子未再進去,也未坐下吃茶。不時便有侍者捧了食盒出來,那小二親自把食盒遞給那女子身後的丫頭,領了銀子,又收了打賞,千恩萬謝的送那女子離開了。

餘釧心下好奇,便有姐妹道:“怕是大戶人家的丫頭了。”

這同吃茶的幾位都是官家的夫人,也偶有小姐。鳳詣民風並非保守,也不賤商,所以一起的再不濟也是富裕的商家女子。能說大戶,那自然不是一般的大戶了。

況且這家茶樓茶點不錯,書又說的好,裝潢雖不太過浮華,舒適而已。但做的也並非隻有富貴人家的生意,自有不少價格低廉又不錯的茶點供京都的普通百姓,生意奇好。就她們這些個官家夫人小姐,也不是時時有小二伺候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