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玄怔怔的坐在地麵上,看著眼前這一切的一切。
眼前的景物,與江南秀滿之地,大是不同。
隱隱約約的山脈連綿起伏,蒼蒼莽莽的大地,稀稀拉拉的有些綠樹植在地麵上,但是還有大片大片的黃土,直接的露出來,粗厲無比。這裏就是宣府鎮,大明邊境的風景。不時的,有極厲的風,帶著砂砬直接的打在臉上,隱隱生疼。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天了。”何玄長歎了一口氣。
他現在還是沒有搞懂,前世的自己,明明還在網吧裏麵,通宵的玩著lol,打得太累了,就躺在電腦桌上眯一會兒,打算眯完一會兒繼續的打遊戲,不浪費這包夜的錢。結果,等醒過來的時候,已經穿越到了大明朝。
而且,成了大明朝邊境上麵,宣鎮府下麵青山墩中的一個小卒子。
明朝的時候,為了防禦北虜的入侵,在北邊修建了大量的軍堡以及墩。
“一裏一小墩,五裏一大墩,十裏一寨”,但堡的間距與據京城的距離有關,離京城越近的軍鎮,堡的分布越密,關口也越多。如延綏鎮平均40裏一堡,大同鎮和宣府鎮平均30裏一堡,遼東鎮僅20到30裏一堡。
這些軍堡也好,墩也好,軍士戰時守城,農忙的時候耕種。
必要的時候,上麵也可以由軍堡當中調集軍士用來打仗。
一般軍堡會有一百個士兵,由百戶鎮守。
而一般一個小墩,也就是由小旗鎮守,總共十個士兵。
青山墩就是這麼一個普通的小墩。
而自己就是小墩內的一個普通小卒子。
何玄也有些頭痛,依著曆史的教材,這已經到了崇禎年,離大明朝滅亡,真的沒有幾年了。而自己做為大明朝的軍人,隻怕到時候也要跟著死。自己好好的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小酒喝著,空調吹著,結果卻穿越到了大明朝末年這樣的蠻荒世紀,還真是慘啊。
還不知未來能如何。
算了,既來之,則安之。
……
何玄站了起身,拍了拍屁股,然後,去趕牛了。
明朝的軍隊,與其它朝代的軍隊,都有很大的不同。
其它朝代的軍隊,隻要負責打仗就行。
而明朝,利用軍隊實行衛所屯田。對軍士進行剝削。據《明史·食貨誌》載,明政府規定,邊地的軍隊“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屯軍要向政府交納賦稅,稱為“屯田籽粒”。洪武年間規定軍屯“畝稅一鬥”。軍屯的稅糧是明政府的主要收入之一。
所以,軍人也是要種地,要交糧的。
明朝的軍隊,平時壓根就是農民。
隻有在要做戰的時候,才會臨時轉變為士兵。
這個製度,其實也是導致明朝軍隊戰鬥力低下的原因。
而何玄,做為青山墩的一個普通士兵,平時負責兩件事。一個是負責割殺豬草,一個是負責放牛。青山墩還是有個百吧畝土地,這麼多土地用人去犁根本不可能,一定得養牛。所以青山墩一共還養了兩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