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逐鹿(4)(2 / 2)

空中灑下一片光芒,這座古城沉寂無聲,猶如一座死城。

眾人並沒有著急進城,而是繞著古城走了一圈,這座古城是正四方形,其餘三麵都是高高的城牆,除了正麵城門,沒有其它入口。

這地下的洞窟空間更巨大,形成一個(半個)球形的空間,建造工藝十分精準成熟,修建這裏定是浩大的工程。

但是,眾人並沒有在洞窟裏發現其它的通路暗道。

眾人現在唯一的目標(唯一的通路),就是古城。

眾人走到令人窒息的城門前,仔細看了看,兩扇朱紅大門緊閉,看起來有千鈞之力,萬夫莫開。

木子亮等人小心翼翼的對大門檢查一番,並沒發現機關,吳特警說:“不知要多大的力量才能推動這大門,我先試試。”

張曦卻說:“你們全都躲開,誰也不許碰門。”他走到門前,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在城門上,輕輕一推。

一股冷風從門縫裏撲麵而來,看起來沉重高大的城門頓時被推開了一個小縫,不止眾人都很驚訝,就連木子亮也一愣:這高大的城門曆經了千百年,竟然如此輕盈,輕輕一推就開了!

張曦稍一用力,高大的城門緩緩打開,眾人向裏麵望去,眼前是一片繁華的街巷。

城門被推開後,露出一條寬闊的大路,地上鋪的盡是青色石板。大路兩旁林立著一片片亭台樓閣,房前屋後竟還有茂密的樹木。

眾人都有些驚呆:這古遺址至少埋在地下有數百年,怎麼樹木還都活著?

另一名姓宋的特警端著衝鋒槍,小心翼翼的穿過城門,四下看了看,對吳特警說:“報告,確認安全!”

眾人也都穿過城門,進入城中。這時他們四處觀望,發現古城裏遠比想象的還要繁華富庶。

眾人想:究竟這座古城原本就有人居住,而後被埋到了地下,還是就是在這地下所建成?

吳特警取出望遠鏡,向遠處看了看,又取出熱量探測器進行探測,並沒有發現周圍有人。

這樣一座大城,建築整齊,道路四通八達,但竟是一座空城。

李楠說:“吳特警,這裏正如我所推斷,絕對是某位古代實權人物所建,你看,這樣的排場,這樣浩大的工程,若不動用國力並花費數十年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建成。”

眾人十分讚同李楠的看法,這座古城看起來就像是某國的國都,隻是空間上做了濃縮。能夠有如此雄厚的人力、財力、物力建造這樣神秘雄偉的地下建築,也隻有皇帝或大權在握的王侯將相才有可能。

張曦看著李楠,目光中充滿欽佩。

李楠和張曦仔細觀察建築的樣式風格,希望能藉此判斷出古城的年代背景,除了看出這些亭台樓閣有些唐風,他二人暫時也找不出其它的線索了。

木子亮卻轉身看了看城門,發現高大的城門被推開後,會緩緩關閉。

雖然城門十分輕盈,輕輕一推就動,木子亮還是為了以防萬一,防止這城門有什麼隱藏的機關,吩咐柱子用微型千斤頂頂在了兩扇城門之間,保住了退路。

木子亮進城後,先是遙望四周建築的格局,然後便一直仰頭看著圓頂上寶石所形成的“星光”,突然,他眼睛一亮,仿佛明白了什麼。

吳特警問:“木先生,您有什麼看法嗎?”

木子亮似乎自言自語:“……這裏確實是‘人間’。”

吳特警說:“木先生,你究竟指的是什麼?”

木子亮說:“‘天圓地方’是中國遠古以來就有的概念,持久不滅。而這裏圓蓋為天,四方古城為地,恰恰暗合了這條古代哲學思想。”他接著說:“古人眼中的地是方的,天是圓形的,古人以為天圓地方,亦以圓方作天地的代稱,《三國誌》中說‘蒼天如圖蓋,大地如棋局’,就是此思想。換句話說,這座古城代表了‘人世間’。”

李楠說:“哼,木先生,說來說去,你的意思還是說這裏是修仙之所,或是有什麼妖魔鬼怪吧。現在證據已如此明顯,這裏是某位皇帝或王侯將相所建的地宮,或是陵墓,你怎麼還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