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談判(2 / 2)

“拉巴尼時代我國政府在這裏進行過大量投資,現在這裏的塔利班組織對我們的銅礦油田采取了強硬措施。我們現階段的目標就是迫使塔利班改變態度,讓我們奪回對這裏的資源的主導權。”

“班長就咱們幾個人,如果是搞個暗殺之類的估計還有可行性,搞政治咱們怕是不行吧?”

“你以為我們是如何來到這裏站穩腳跟的?因為我們的背後就是整個國家。”

美國911之前我們都對塔利班和拉登聞所未聞,和他麵對麵戰鬥我們並沒有絲毫的壓力。第二天易卜拉欣找到班長說:“都聯係好了。”

班長說:“感謝你的努力,我們出發吧!”

我們開著兩輛越野車在城市中間穿行,兩側的建築充滿瘡痍。阿富汗這個地方的人民經曆了太多的苦難,同時苦難也讓他們更擅長戰鬥。每一個民族的存在,都自有其存在的道理。

阿富汗雖然隻有約2900萬,卻有20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各民族又分為若幹個大部族或集團,下麵又分成眾多的小部族或家族世係。

由於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經濟、文化落後,各部族間相互隔絕,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部族的內部事務由各自的首領管理,而且大多數部族擁有自己的武裝,矛盾錯綜複雜。普什圖族是阿最大的民族。在過去的200多年裏,普什圖族在阿軍事、政治和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普什圖族與非普什圖族之間的矛盾一直是阿主要的民族矛盾。

我們這次就是回見塔利班的地方領袖哈吉.阿卜杜拉,希望談判改變塔利班對我們的態度。政治解決問題的成本不一定最低,但一定是最好的。

車子在易卜拉欣的帶領下最後來到了清真寺,我們被帶到清真寺的偏殿。哈吉穿著一身民族服飾,皮膚黝黑布滿皺紋。一臉的大胡子讓人感覺充滿了滄桑。

我跟著班長進入大殿,班副他們留在在外圍警戒。

“這位就是特使駐阿武官黃先生,”易卜拉欣介紹說。

易卜拉欣的話讓我大吃一驚,我知道這次肯定是身負特殊使命。沒想到班長得職位竟然是駐阿武官兼特使。

吉哈把班長上下打量了一番站起身來伸出雙手,班長會意也走上前去做了個擁抱。雙方寒暄之後分賓主落座,吉哈直接說:“黃先生的來意我已經知道,隻是真主的賜福怎能容許你們白白拿走。”他的英語很流利,看來留學的經曆使他受益匪淺。

“我們為了這些油田和銅礦,投入了數年的時間和數以百億美元,怎麼能說是白白拿走。再說這些油田創造了萬記得工作崗位,對你們鞏固政權同樣有著巨大利益。”

“這些我們都知道,作為真主的仆人我們隻能順從。”

“你們能奪得政權,就可以失去政權,不要逼迫我們去支持你的敵人。”

“說狠話證明不了什麼。”

“也許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