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湘西蠱蟲精變(一)(2 / 2)

路上,侯七繼續向呂玉國介紹家史,說他的奶奶是苗裔,當時苗寨巫筮盛行,他奶奶會用蜘蛛蠱,他的爺爺有點行為不檢點,後來被奶奶製服了。苗家的習慣,在苗女成年之後,做母親的就要將製蠱的技術傳授給女兒,這種技術連自己的丈夫也不可告訴,因為這是保護自己強有力的武器……

林莽之中有時寸步難行,需要刀具開路才能行進。參天大樹形成植被的第一層,有桫欏、石梓、青梅、子京、黃檀、榕樹、粗榧等高大喬木,纏繞大樹盤根錯節的藤蘿如蜘蛛網般地向上伸展,有過江龍、黃連藤、山薑、雞血藤等,此外底層的各種灌木、花草、菌類和苔蘚,芸芸眾生繁榮茂盛,飛禽走獸的叫聲不時在林中回蕩,偶爾還可以見到蛇類,叫人不寒而栗。

天色向晚之時,他們爬到了山腰一處平緩的石坡,一股山泉叮叮咚咚地在石頭罅隙間穿過,幾棵棕櫚樹紮根在石縫之中,長得高大參天。二人坐下來,吃過了帶來的幹糧,呂玉國支起了帳篷,侯七則弄來了一些幹柴,生起了篝火。

這時,呂玉國透過樹木的空隙,看到不遠處似乎有一處建築物,趕忙指給侯七看。侯七說:“不可能,這裏不會有人煙的呀!”當侯七看過去之後,頓時驚呆了,那裏果真有一處輪廓清晰的房舍。“走,看看去!說不定是有人私自在這裏開礦,有地方住咱們就不會在這裏露宿了,林子裏野獸毒蟲太多了。”

二人來到這裏一看,異常吃驚,這裏果然有一處樓宅,樣式與格局類似於家居。侯七摸著頭皮說:“真還沒聽說過有人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住呢!”呂玉國調試了一下望遠鏡,鏡片裏麵是一個二層的類似於吊腳樓式樣的樓屋,依山而造,別致而優雅,一位老婦正在樓下借著晚光寂寞地編製著毛活兒。

他們來到老婦的麵前,侯七叫了一聲“阿婆”,老婦抬起頭來,倒是叫他們嚇了一跳。看臉麵這老婦與常人無異,隻是她的肚子大得出奇,活像是一麵鼓。再看她編織的絲線,晶瑩透明,絕不是蠶絲之類,織出的織物攤在她偌大的胸前,美輪美奐,簡直是巧奪天工。老婦見到生人,並未感到稀奇,表情和藹地說:“二位是不是要住宿?我這裏有好些年沒人來過了,你們盡可放心,就我一個老婆子,房間都空著呢。”

呂玉國有些不情願,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再加上那些奇異的傳說,他覺得還是小心為善。侯七看出呂玉國的心思,小聲說:“苗家人都十分好客,假如見到人家不去借宿,人家會責怪你心不誠的。”

兩個人回到原地,把東西搬了來,跟著老婦上了吊腳樓。

進了樓屋,呂玉國和侯七所經之處、目之所及,都是琳琅滿目的織物,想這老婦獨守空樓,將一生時光都打發在這裏麵了,腳下鋪的是絲錦的地毯,牆壁上掛滿了錦織的壁畫,畫麵上都是各種各樣的昆蟲,好像是到了昆蟲的王國,那些粉蝶、鳳蝶和蛺蝶振翅欲飛、磷光閃閃,即使是床上的被褥也是老婦織就,上麵仍然是昆蟲圖案。看來昆蟲是老婦的所愛,看得人眼花繚亂。呂玉國想到了侯七所說的蠱婆,她們做蠱所用之物不都是昆蟲嗎?這個來曆不明的老婦令人可疑。

天色昏暗下來,屋子裏卻沒有一個燈具。老婦安排好了一切,突然耷拉著老臉,粗聲粗氣地說:“你們借住這裏,我是不收錢的,就是不許點火吸煙,這裏是怕火的。”呂玉國摸了摸衣兜裏的香煙和打火機,他的煙癮確實發作了。他也很知趣,也是的,萬一起了火,老婦終生的心血就會付之一炬。

躺在舒適的錦被裏,侯七說:“玉國,我一見這阿婆就有一種親切感,覺得好麵熟,很像我奶奶。”

呂玉國說:“你這一說,我更覺得蹊蹺了,你不覺得這老婆婆有點詭異呀?她孤苦伶仃一個人在老林裏吃啥,還有那麼一個大肚子?那些絲線她是從那裏弄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