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章 曆史與現在(1 / 3)

天地生有六界,但這世上並非隻有六界的存在。

數萬年前,位於神界之下人界之上的一處四季如春的交界點上,有一個不屬於六界的國家。住在這個國家裏的居民因為某些原因而導致他們變成了半神半人,所以他們被神界所拋棄,也不被人界接納,至於剩下的四界,那更是不會理睬他們。

開天大神盤古曾經試圖用混沌之力調和他們的體質,令他們可以成為完全的神體或是完全的人體,亦或是別的體質。可令盤古始料未及的是,連可以包容一切的混沌之力都無法對他們產生幫助。再三思索之下,盤古隻得讓他們在神人兩界的接縫處生活,並象征性的給予他們修煉之力,希望他們能憑著自己的努力修神或修人,也算是他對他們最後的補償吧。

可這個國家的居民卻不認為這是一種補償。數萬年來,他們上受眾神的氣,下也被人類看不起,這樣的怨恨在心中日積月累,更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消亡的。

六界生物都尊崇混沌四祖,可他們不會,他們的心裏隻有對混沌四祖無窮的恨意,而這股恨意經過數萬年的積累,更是扭曲成了認為盤古是故意棄他們而去。

所以,此國名在數萬年前被取為“怨”。

盤古自是知道他們的境況淒慘,可連混沌都無法修善的體質,他又有何辦法呢?看見國民們把國號取為“怨”,雖知其怨恨深重,世不該容,但他也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彌補內心的愧疚。

怨之國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沒有統領,因為他們覺得目的都是一致的,也就不需要統領他們的人。可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懷抱什麼樣的怨恨,總會有渴望權利的人存在,於是,在數萬年過去以後的現在,怨之國被兩個野心勃勃的人給一分為二,成了兩座城鎮。

一邊是由代卡德莫統治的城鎮,象征的建築是空中樓閣;另一座城鎮則是由一位名叫羅生的人統治,象征性建築為一把巨大的水晶刀。雙方在數千年前就開始爭奪怨之國的國主地位,無奈他們實力相當,在打了幾百年都沒結果後,隻得定下協議共同統治怨之國。

然而這協議隻是明麵上的,在定下協議後的每一天,他們都在暗地裏磨刀霍霍,招兵買馬,時刻準備再次開戰,搶奪最終統治權。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雙方卻都在等待著最佳的時機而沒有當機立斷的開戰,這時,兩座城鎮的居民卻因為整日生活在惶恐的氣氛下而開始對統治者發出了質疑聲。

代卡德莫聽到質疑聲後,聰明的他立馬就對外發布了不再打仗,永久和平的言論,得到了居民的愛戴;而羅生那邊卻是逆順民意,堅持作戰的準備,結果被居民聯手轟下台,最後鬱鬱而終。

本來這應該是代卡德莫進攻那邊的一個好機會,可他卻深知民意的重要性,他可是剛發布了和平言論的,如果此時打破,一定會激起民憤。

於是他便暫時履行了永久和平的言論,並吸引羅生城鎮的人向這裏遷居。由於代卡德莫不願人民受苦而發表的和平言論,羅生城鎮的居民很樂意往這邊遷居,而他後來頒布的一係列對居民的福利,更是讓他誇張的成了居民們口中的千古明君。

本來這一切都如代卡德莫的計劃走向如出一轍,可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智囊團居然也隨著安逸的生活而墮落了,不論他怎麼威脅命令,智囊團們都不願意再回到戰場上了。代卡德莫很不甘心,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計劃竟會敗在自己的智囊團的手上。

代卡德莫的智囊團曾經為他出謀劃策無數,堪稱是擁有無比強大的戰爭智慧的一群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協助,代卡德莫統一怨之國的理想幾乎無法實現。即使羅生已死,但羅生城鎮的底子還在,羅生的強大軍隊還在,如果智囊團不參戰,要攻下羅生城可謂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