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獅子繡球紅釉枕(2 / 2)

金老所說的一般古玩知識,他略懂一二,但是葉洋記得在學界之中說,真正紅色的瓷器是在元末時期才技術成熟的。

所以一般而言,紅色釉彩為品紅,粉紅,大紅,小紅之說。在宋代以前,雖然也有紅色瓷器,但是相對於後世所謂的紅色,這個時期的紅色之中還夾雜一股紫色,或者是暗光。

可是葉洋曾經仔細揣摩過,他的這件瓷枕,這件瓷枕的顏色的確是正紅,而且還是異常純真的顏色,不是前代所謂的紫紅色所能夠替代的。

於是葉洋點點頭說道;“金老,元代之前也有紅色嗎?”

葉洋口中所稱的紅色,自然是最為純正的紅色,這一點,他相信金老是能夠聽得清的。

金老聽了葉洋的話,將紅色瓷枕反過來,瓷枕的胎底給葉洋看。葉洋本來以為老爺子,是讓他看胎底的題款或者製作者姓名,但是令他感到失望的卻是,當中並沒有發現什麼有效的信息,這件瓷枕看上去並不像是官窯出品,但是,能燒製出紅色的瓷器無一不是彌足珍貴,不論是民間的匠人,還是賣家,隻怕都少有能力流通。

難不成?葉洋心中忽然的升起了一個想法:“金老,你是說我被塗眼藥了了。”

塗眼藥是葉洋等人對於打眼的稱呼,金老,一聽到葉洋的說法,沒有說點頭,也沒有否認,弄得葉洋心中一陣的忐忑。

金老用手細致的抹了一把這件瓷枕的胎底,然後將放大鏡放在胎底之上,仔細的看,一臉的凝重,葉洋看著金老,在他認識金老的這段日子之中,

很少見到金老會對一件東西,這麼的凝重。

停頓了一會兒金老才說:“你沒有被塗藥,這東西是真貨,隻是。。。。。。”

“隻是什麼。”葉洋聽了金老的話,不由得一愣,這一件瓷枕,是他從爺爺留下的地窖之中發現的,裏麵還存著不少的東西,金老的這句話,不由得讓他想到了那些剩下的玩意兒。

“你看你這瓷枕,口沿處釉層較薄,泛出淺紫,底足無釉處卻是呈現出鐵褐色,正是官窯之中當時盛行的‘紫口鐵足’,而且根據老夫多年的經驗來看,這件瓷枕的製作手法,以及樣式,都是當時盛行的款樣,隻不過,製作者確實沒有留下題款,讓這件東西貶值不少。“

葉洋聽到這一句話,終於放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金老能夠說出,這東西的門道,那麼想來,他心中已經有了定論,而且葉洋覺得,想要將爺爺葬進帝陵之中,可能需要花費的氣力以及錢財都不在少數,這件瓷枕如果是假的話,那麼那個地窖裏恐怕真品不多。

雖然說現在經過電視,小說,各種古董文化的興起,民間似乎形成了一種怪論,隻要是古董,那必然是身價百萬,高高在上。其實那種東西,都是很少的,不說在現在的珍貴程度,就算是放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都是少見的精品,更是數量的稀少。

很多普通的文物,如果不是官窯出品,再加上不是精品,隻是民間所用的話,一般而言,大都是在幾千塊錢浮動,這還是在有人要的情況下。

不過還沒有等葉洋,將那那顆提著的心放下,金老又開口說道:“可是你這個瓷枕上麵的七彩顏色,卻的確是讓老夫費解,一般來說前人對於礦物質和植物學精研不深,是不會有多的雜色的,一直到到了清朝之後,各種西方的外來品傳出,才開始有了琺琅彩等各種釉彩。”

葉洋聽到這一句話,不由得心中一沉,他怕現在怕的不是這件東西是假的,而是怕這件東西屬於‘混貨’。

混貨這個說法,使他們這個圈子的稱呼,一般來說是指那些模棱兩可的貨物,這個模棱兩可,不是指真假不確定,而是指鑒別的不確定,古董這東西一般而言都是經曆了幾百上千年了,所以很多的東西,難以確認真假,哪怕是真品,可是由於一兩點的不確定,各種專家學者,也可能會提出兩種相反的意見。

有人說真,有人說假,最可怕的是說這話的人物還都是圈子裏麵的大人物,每個人都能夠頒發文物的鑒定證書。

這種事情,在圈裏麵數不勝數,比如說幾年前收視率很高的那個砸寶節目。甚至葉洋還經常聽人說,故宮博物院裏麵的鎮館之寶都是屬於混貨。

“你也覺得這是混貨。”金老似乎看出了葉洋的想法,麵色凝重,不過轉瞬之後,他看到葉洋一副凝重的樣子,卻是又開心的大笑了起來,搖了搖頭對著葉洋說道:“你呀,就放心吧,這東西是真貨,但是就是有點詭異。”

“金老你能不能別這麼一驚一乍的。”葉洋三番兩次被金老玩弄,隻覺得一顆心上上下下,在來回跳動一樣,他算是看出來了,金老這就是存心尋他的開心的。

不過金老接著說的,“詭異。”,卻是讓葉洋不由得沉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