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林縣城外的陣地,已經不是十天前的簡單壕溝了。
挖戰壕,現在已經是龍軍各基層連隊最常規的訓練科目。如今大戰在即,隨著一聲令下,所有參戰部隊全按照大型戰鬥的規模提前布置好了陣地。
近兩千戰士一齊動手開挖,整個清遠城外很快就變成了一個長達兩千多米,前後有三道防禦縱深的大型防禦陣地。
如果從空中望去,整個清遠城外,全是蜘蛛網一樣的戰壕和一個個伏地的混凝土機槍堡壘。第一道防線尤其讓人矚目,因為它的前麵是五十餘米的地雷場。
從來堅持以人為本的宮大禹,本來不主張在這唐龍同胞的內戰中大規模使用殺傷性極強
的地雷陣。但一得到郭運才親率近六七千南昆軍隊前來攻打的消息,他便不能再等閑視之了。
即便對方戰鬥力再差,手裏拿的也不是燒火棍,隨便幾十槍打中一槍,自己這邊就得傷亡不少。麵對如此敵人,可不能有絲毫的婦人之仁。
作為防禦主力的龍軍第一團二營,更是覺得擔子重大。他們剛剛在夜襲洛斐縣的戰鬥中表現突出,不傷一兵一卒就拿下一座縣城,受到了龍軍的嘉獎。
這一次新林縣的防守戰,盡管他們的營長黃奇駿因公外出,但在代理營長嚴觀水及全營士兵的強烈要求下,一團二營又爭得了這個最艱辛、最危險的防守任務。
“多的話我也不說了,哪個連把陣地丟了,哪個連自己去給我搶回來。別說陣地丟不起,老子的臉也丟不起。黃營長不在,我們更要把這場防守戰打好,以免得其他兄弟部隊,說我們一團二營上次夜襲洛斐縣城是憑運氣取勝的。”
一團二營代理營長嚴觀水神情嚴肅地在連排級指戰員作戰動員會訓話道。
自己能獨立指揮這樣一場防守戰鬥,嚴觀水是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如果成功防禦住了南昆軍隊的猛攻,那麼自己的一團二營將成為整個龍軍裏麵戰鬥力最強、立功最多的部隊,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尖刀營”。擔心的是手下這些年輕的戰士們一旦打得不順手,擋不住對方的攻擊,將會給整個龍軍造成極其嚴重的損失。
盡管手下的戰士們一個個平時訓練刻苦、邀功心切,但隻有戰場才是軍隊最好的練場所、是戰士最危險、最苛刻的試金石。這是嚴觀水在軒轅軍校的時候,學到的第一個指揮理論。
連排長們走了後,嚴觀水留下了一團二營的二連連長齊天宇,“齊連長,怎麼樣,大戰在即有沒有壓力?你們連可是要擋在最前麵的啊。”
“報告營長,壓力肯定是有的,但我們更多的是有信心。這次的防禦方案主要以機槍為主,輔以炮兵營的火炮壓製,對方一旦展開成建製的衝鋒,那是找死。”
麵對即將到來的大戰,齊天宇很是淡然從容地分析道。
“嗯。作戰計劃是作戰計劃,但作為一線基層指揮官,你更要學會適應戰場變化。畢竟我們缺乏這種大規模防禦作戰的經驗,一旦被對方不要命地衝過來,攪在一起。我們失去了重火力優勢,城門前這些防禦工事,也就丟的差不多了。”
“營長放心吧,我現在就再去督促一下那些小子們。”
齊天宇說完,敬了個軍禮後轉身跑步離開,穿過一道道交通溝,衝回自己負責防守的一線陣地。
回到陣地的時候,齊天宇已經看到了一箱箱放在機槍碉堡後麵的機槍子彈。
在如今的龍軍裝備裏,機槍已經不再是我們稀罕玩意兒了。
在龍-12型機槍的基礎上,軍械研究所和兵工廠的研究人員有開發出上了幾種新型機槍。特別是一種被龍軍後勤裝備部部長蔡文玉私下命名為“撕裂巨獸”的重機槍,已經試製,並下發到幾個連隊實用。
這種十天前由速凝水泥和磚頭構建的機槍碉堡後麵是敞開的。它們雖然防不住重炮直接命中或者近炸,但對於南昆軍隊這種水平的部隊,的確是剛剛好。
十二月六日萬十一點過,南昆軍隊經過半天的集合整頓、一天的行軍,終於緊趕慢趕抵達新林縣城東三公裏外的一個小山坡上。開始在這兒安營紮寨,準備第二天淩晨的進攻。
南昆軍隊各級軍官都安排手下草草搭好了臨時行軍帳篷,而更多的戰士們隻能在瑟瑟寒風中,抱著冰冷的槍杆,隨便找個地方躲著避寒。
在部隊正中的一個巨大帳篷裏,此次負責進攻新林縣城的華太行署的二旅旅長季小兵和康河行署的一旅旅長朱福川正圍著一個火爐烤火取暖。在他們身邊的小桌子上,擺著一壺烈酒和一大盤熱情騰騰的燒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