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三條軍規再次讓下麵的龍軍指戰員麵麵相覷起來。
當兵的不都是拿命來換功勳嗎?什麼時候還要進行這樣複雜的考核了呢?要是運氣不好,考核排到後麵了,到時候營長降為連長,連長降為排長,那臉上多沒麵子啊!
“大家放心,我們已經製定了科學的考核評分係統,很快就會下發到各位手中,供大家學習參考。這種考核分為戰時與平時兩大塊,戰時的考核主要是看你所在部隊執行任務完成情況,取得的戰果多少,以及戰鬥後續的總結提升工作。平時的考核就包括你們自身的學習、體能、軍事素養考核,以及你們所轄部隊的考核成績。”
是啊,不建立一套真正切實可行的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考核體係,如何激勵大家的昂揚鬥誌呢?
一支真正的鐵血之師,至始至終都應該是一個充滿競爭、充滿危機、充滿挑戰的戰場,一個讓人興奮、讓人熱血、讓人不斷超越自我的強大磁場,而不是大家和稀泥、混日子的溫床。
龍軍擴軍會議結束後,劉之順一個人向著自己在石泉村的臨時住宿走去。
“看來,自己如今真的要在這個小山村裏紮根了。”望了一眼這個山清水秀卻又充滿勃勃生機的小村子,劉之順在心中暗暗歎道,“不過,這石泉村雖小,可是繁華程度、生機活力一點也不比新林縣城差啊!想必夫人和孩子也能喜歡上這兒。”
這位原來新林縣防衛團副團長,現在龍軍第一旅第一團的副團長一想到自己接下來新的生活,既激動,又彷徨。
劉之順,一位土生土長的新林縣人,一個新林縣防衛團中地地道道的“不倒翁”。
他中等身材,相貌平常,皮膚黝黑,要不是這身嶄新的軍裝,很多人會把他當做一位老實巴交的土農民。
而這位其貌不揚的農民樣人物,十八歲就參加了防衛團,並一直在這兒摸爬滾打了整整十三年,從一個小兵幹到了防衛團副團長。
在新林縣防衛團裏,一提起劉之順,沒有人不樹大拇指的。
劉之順參加了大大小小戰鬥無數場,憑著他強壯的體魄、過硬的本事和靈巧的身手,硬是一次次從戰場上活著走了下來。算得上是整個防衛團真正的戰鬥英雄。
更讓人羨慕的是,劉之順是防衛團裏的一大福將。他雖然在各次中戰鬥負傷不少,但每次都如同神仙附體一班,大難不死,逃脫升天。他還從一個普通士兵幹起,一步一步升遷到了防衛團副團長。
十三年裏,新林縣的主人不知換了多少次,防衛團團長也是走馬燈似的換人。劉之順就先後經曆了八宮團長。
在堪比血腥戰場的複雜政治鬥爭中,看似憨厚老實、人畜無害的劉之順卻總能混得順風順水。無論誰來當團長,他都能像不倒翁一樣搖搖擺擺卻屹立不倒,而且官職還越升越大,直到副團長。
說來也奇怪,無論何方神聖來擔任新林縣防衛團團長,都對這個農民出身的劉之順禮遇有加。他們在了解了劉之順的能力和為人後,都對他十分客氣。雖沒哪宮團長把他收為心腹,但也絕不對他肆意排擠打壓。
踏踏實實做人,兢兢業業做事。淡泊名利,與人為善。不能說的堅決不說,不該拿的堅決不拿。多做事,少說話,多點頭,少表態。不做虧心事,少說昧心話……這些都是劉之順十多年來混跡江湖、屹立不倒的處世哲學。
五天前,宮大禹和鄭大元一起發動兵變,原新林縣防衛團長李傑一不小心成為了階下囚、刀下鬼。
在這最為關鍵的時刻,一向低調敏銳的劉之順知道新林縣又要變天了,又該是自己選擇方向、站穩立場的時候了。
麵對突如其來的變故,劉之順沒有半點猶豫,在第一時間帶著自己的幾位心腹兄弟率先向龍軍投誠,協助龍軍順利接管了原防衛團的隊伍和裝備。這讓整個龍軍對他的印象都很不錯。
按照規矩,龍軍的軍官對劉之順多年來在新林縣的作風能力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甄別。從普通士兵和縣城百姓那兒反複了解情況,得到的結論是:這個劉之順雖然多年擔任防衛團副團長,但心地善良、作風正派、處事低調、帶兵有方,在戰場上有一股子拚命三郎的狠勁,在士兵和百姓中有著較高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