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還不清楚先生,我們仍然需要大量更加詳細的資料,不過我們技術不足,隻能再等一等。”
對於一號的這個解釋,董晨不是很滿意,但是他也沒辦法。
他們目前最高的技術就是從第三個已經發展到星際時代的世界中獲得的技術。
可惜的是,他的那個世界隻有一個區,並不是整個世界,甚至是連那顆星球都不屬於他。
這種限製,讓他得到的技術範圍也有限,所以也就限製了他現在能得到的信息數量。
“那就盡快確定它是什麼。”
完董晨皺著眉頭沉吟了一下接著道,“如果我們派偵查設備主動靠近呢,能不能早點得到詳細的資料,比如具體影像什麼的?”
對於董晨的這個問題,一號給了一個比較否定的答複,“這麼做的意義不大,先生。”
“型設備,不管是飛行速度還是偵查功率都不大,等它飛到目標附近的時候,不定行星帶指揮中心的大型設備已經獲得了足夠的資料,光學設備也已經獲得了目標影像。”
“如果是超大型的設備,那麼我們靠過去被目標發現的風險就會很大,可能不利於我們保持相對的主動權。而且超大型設備也涉及到一個製造時間的問題,可能效果和我們在這裏等待的結果差不多。”
“當然,如果目標是一顆星球的話,那麼就不用擔心這些被發現的問題了,不過現在資料太少,還不能確定。”
聽到一號的解釋,董晨煩惱的撓撓……腦殼,“如果真是那顆“複仇女神”,我到寧願來的是一艘外星人飛船。”
“我們的常規最大探測範圍是半徑一光年,雖不上實時探測,但是至少也是一掃一遍了,三走不完一光年,估計還沒有我們厲害,連空間跳躍能力都沒有。”
“現在既然被我們發現了,那麼主動監控應該已經打開了吧?”
“是的,先生,現在已經對目標展開了實時追蹤,相信很快就會有大量有用的信息可以進行計算了。”一號回答道。
“那就好,希望是飛船吧,因為真是那顆星球的話,確實不太好弄。”董晨有些歎氣道。
涅墨西斯星是一顆傳中的體,它以希臘神話中的複仇女神涅墨西斯的名字來命名,足以證明它的危險性,但是該體至今尚未有證據證明其存在。
當然,也沒有證據證明它不存在。
它其實是科學家們為解釋地球周期性物種大滅絕的原因而假設出來的一顆太陽伴星,該星是一顆矮星,距離太陽50000至100000個文單位,大概也就是奧爾特雲的距離。
如果那個光點是這貨,那麼它可能就是造成地球文明不斷滅亡更迭的幕後元凶,包括6500萬年前著名的恐龍滅絕事件。
該伴星推斷其公轉周期為600萬年,在距離太陽0.8到1.4光年的距離上遊蕩,在它的軌道進入奧爾特雲並到達近日點時,周期性地通過其引力影響,改變奧爾特雲內部彗星和行星的運行軌道,導致部分彗星和行星受引力影響進入內太陽係。
其中進入內太陽係的少數彗星和行星受地球引力影響,被地球捕獲,成為近地行星,部分體積較大的彗星或行星受地球引力作用,周期性的撞擊地球。
地球每一次遭受規模較大的撞擊,都會使內部環境發生劇烈變動,溫度急劇上升,以至生物大規模從地球上滅亡。
而且銀河係中有大量的恒星都是雙星或者多星係統,多一顆伴星根本就不是什麼新鮮事,那麼如果太陽係也有一顆的話,就會很好解釋一些之前無法解釋的文事件發生的原因了。